宝武镁业正在推进镁合金材料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其巢湖基地的8万吨机器人专用镁合金产线将于2025年投产,该产线采用半固态压铸工艺,良品率达98.7%(行业平均为92%)。经测算,单套人形机器人壳体用镁合金的用量约为 13.7kg。以 100 万台套测算,远期对镁金属消费的拉动量级约为 1.37 万吨 。巢湖基地的8万吨机器人专用镁合金产线将满足约600万台人形机器人需求!



在多家头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资本投入大的影响下,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年收入规模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
“亿元级”大单近期频出
在国内,多家公司获得了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订单。9月初,优必选以一笔2.5亿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采购合同刷新全球单笔订单金额纪录;几乎同时,星尘智能宣布斩获千台级订单,智平方科技被曝出近5亿元战略合作;而早在7月,智元与宇树科技已中标1.24亿元中国移动项目,8月天太机器人更是抛出“万台订单”震撼市场。
从7月的项目突破,到8月的万台订单引爆,再到9月多家企业的亿元级订单集中披露,人形机器人行业正清晰地跨越技术展示阶段,全面进入以订单为焦点的市场竞赛新周期。亿元级大单不仅成为行业头部企业争夺商业化话语权、抢占市场先机的“标配”动作,更标志着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向“市场验证”的关键转折点。
业内人士指出,从已公开的订单数据看,人形机器人行业呈现出“头部大单凸显、中小订单夯实基础”的明显特征,多家企业斩获亿元级订单。这些拥有亿元级订单的机器人公司多数具备“真实需求 产能适配”的双重属性,含金量较高。优必选、智元、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等已证明商业化能力,形成“订单-产能-场景”闭环,在订单层面居于行业领先水平;星尘智能、天链机器人长期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业绩回暖
自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1月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来,各地陆续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三年行动方案或专项政策,部分省市还创建了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目前来看,在政策驱动下,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底,国内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已超过80家,占全球近150家企业的半数以上,形成了全球最密集的产业聚集区。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落地大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在持续回暖。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5年上半年,A股192家具有人形机器人概念的公司中,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的占比接近七成,增幅的中位数达10.13%。而在去年同期,这些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数量仅将将过半,中位数也只有5.59%。

业绩整体回暖叠加概念催化,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今年集体走强。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A股192只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中,今年出现股价上涨有184家,占比近96%;平均涨幅高达89.95%。其中,上纬新材涨幅最大,年内涨近14倍;三协电机紧随其后,年内大涨9倍;胜宏科技第三,年内涨超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