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打印机龙头纳思达,迎来新总经理。
10月14日,其公告称,经董事长汪东颖提名,提名委员会审核,聘任汪栋杰为总经理,任期为2025至2028年。
汪东颖,河南南阳人,卖打印机耗材起家,为纳思达实控人之一,持有10.2%股权,按15日收盘价计算,身家超30亿元。

其弟汪栋杰,今年56岁,持有纳思达657万股,在这家珠海公司历练多年,担纲过芯片业务,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兄弟齐上阵,经营这家市值320亿的上市企业,发展自主打印机品牌“奔图”,并希望在芯片领域有所建树,挑战也不容小觑。
“国补政策下,消费市场需求提前在2024年释放;同时,数字化转型拉低印量,硬件市场萎缩。”IDC亚太区高级研究经理王莎娜告诉《21CBR》记者。
紧急换人
汪栋杰的上任,市场颇感意外。
9月12日,汪东颖主持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完成董事会换届,聘请孔德珠担任总经理,任期三年。
孔德珠是纳思达老臣,在总经理岗位上,履职3年9个月。他执掌核心的自主打印机板块,现为“奔图电子”董事长。

情况突变,短短一个月,飞速换人。
10月14日,公告称,孔氏“因工作调整,辞去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董事”。董事会决议,也是以通讯形式“紧急会议”作出的。
“上市公司常由大股东拟定高管名单,交予提名委员会。该机构一般不发挥实质作用,接过名单后,向董事会提议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郑志刚告诉《21CBR》记者,换高管的流程,一般两个星期就可以走完。
对于汪栋杰的任命,包括孔德珠在内的九名董事,均投了同意票。
举贤不避亲,汪东颖选择弟弟继任。
《21CBR》记者发现,自2023年至今,汪东颖多次携手汪栋杰,参加业绩说明会,一起回答投资机构提问。彼时,汪栋杰的职位,是极海微电子总经理。
最近的一次,是8月,汪栋杰向投资者披露经营成果——在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领域,极海微取得突破。
其与广汽集团发布国产首款量产车规级芯片,AK2超声波传感器芯片与双通道DSI3网络收发器芯片。
此次提拔,汪栋杰走向台前,手握更多权限,最大程度地配合哥哥。
甩掉包袱
获得晋升的汪栋杰,经营压力不小。
纳思达正处于转型阵痛期,业务变化大。7月,其公告称,出售“利盟国际”的交易,完成交割,对价约为9000万美元。

该标的为一家美国打印机头部公司,去年为纳思达贡献22.4亿美元收入,占母公司总营收六成。
其同时将纳思达拖入亏损泥潭。2023年,针对收购利盟国际,纳思达计提78.8亿元的商誉减值,当年亏损超60亿元。
出售利盟国际,财务压力缓解,也意味着,汪家兄弟未来得仰仗自有业务。
1至6月,纳思达营收规模下降,剔除利盟国际的74.2亿元,收入仅49亿元;由盈转亏,净亏损3.1亿元。

好在,奔图品牌已经壮大。
孔德珠掌舵的奔图电子,主营打印机、耗材等,上半年净利润达到3.24亿元,营收增长10%。
打印机行业遭遇逆风。
据IDC数据,1至6月,中国打印机出货量约656万台,同比下滑约6%。纳思达也受到冲击,期间,奔图打印机销量,同比下降5%。

汪家兄弟,期待挖掘当家产品的潜力。
“上半年,A3复印机销量同比增长115%。”管理层表示,纳思齐自主开发的A3彩色复印机,打破国外垄断,补齐自主产品线,2024年上市后,推动A系列产品实现三位数增长。
A3当前覆盖超50%使用需求,管理层预计,两年内可接近90%市场需求。

他们还赶上信创国产化风口。
“在信创市场,奔图打印机销量增长显著,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65%。”
管理层介绍,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进展较好,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逐步推进打印机替代;国家电网等国央企年度采购已启动,当前占比仍较低。
做大芯片
汪家兄弟,还有一张底牌。芯片业务,有望成为纳思达新增长引擎。
“工控、汽车等非耗材芯片,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52%。”
管理层披露,4-6月,子公司极海微的耗材芯片与非耗材芯片,营收基本持平,在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布局,初具成效。
其车规芯片产品,与广汽、一汽、东风、长安、吉利、理想等主流车厂达成合作,市场渗透率提升。
极海微还推出高压伺服控制器方案、六轴机器人关节驱动控制器方案,部分产品已向宇树科技、汇川技术等机器人企业批量出货。

其收入规模不大,但增速迅猛。
据《21CBR》记者统计,上半年,纳思达各项细分业务中,非耗材芯片营收增速最高,达到52%。期间,其净利润骤降94%,仅有1800万元。
汪东颖有意聚焦资源,拉动业绩。1至6月,极海微研发投入,超过其营收的30%。

9月初,极海微还与充电桩企业特来电,签署了为期3年的战略协议,双方将围绕MCU、DSP等芯片产品,在充电领域的应用与前沿技术方面展开合作。
汪栋杰走马上任,曾主抓的极海微,后续能获得更多母公司支持。
打印机板块面临增长挑战,芯片业务处于投入期,两兄弟需要抓紧时间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