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首次覆盖楚江新材,给予买入评级。这份报告出现在一个颇为微妙的时间点——公司股价在连续上涨后于10月17日出现6.37%的回调,换手率高达16.86%,融资余额却创下11.05亿元的历史新高。
从基本面观察,楚江新材展现出了独特的双轮驱动格局。传统铜基材料业务贡献了公司主要的营收和毛利来源,精密铜带年产能超30万吨位居国内首位。但更具想象空间的是其军工碳材料板块,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子公司天鸟高新在碳碳复材预制体领域布局三大赛道:制导装备配套仿形预制体、刹车预制件和热场预制件。
制导装备配套需求随着实弹演练增加而释放,碳纤维凭借高比强和耐热性成为理想材料。刹车预制件则受益于军机长期建设迭代和民机国产化进程,天鸟高新作为航空碳纤维预制体核心供应商,同时供应C919和ARJ-21等国产民航飞机。热场预制件因耗材属性和传统材料替代,预期需求稳步增长。
热工装备领域,子公司顶立科技稳居领军地位,产品谱系涵盖碳陶热工、先进热处理等,分拆上市可能带来价值重估。申万宏源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9亿、9.46亿、12.28亿元,对应PE为29/22/17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3.5-3.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057.62%,在已发布预告的133家A股公司中位列前茅。这种业绩爆发性增长与公司在高端材料领域的布局密不可分。
不过市场表现呈现明显分化。尽管业绩预增超20倍,楚江新材在10月17日却登上多个板块跌幅榜,包括碳纤维、军民融合、3D打印等概念板块。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这与融资余额创新高形成对比,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该公司存在明显分歧。
从产业视角看,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正在快速拓展。楚江新材凭借在碳纤维预制体的龙头地位,以及铜基材料与军工碳材料的双线布局,确实具备独特的产业卡位。但特种订单落地进度、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因素仍需密切关注。
当前股价波动更多反映的是市场情绪与资金面的短期博弈,而非公司基本面的根本变化。在高端制造国产化与材料升级的双重趋势下,楚江新材所处的赛道具有长期成长潜力,但其估值能否获得市场持续认可,仍需观察后续订单落地与业绩释放的匹配度。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