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田股份小高寨磷矿扩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获得批复,生产建设规模将从200万吨/年提升至290万吨/年。这一关键审批于11月21日由贵州省应急管理厅正式下发,标志着公司在磷矿资源扩张上迈出实质性一步。
从时间线来看,小高寨磷矿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2014年公司获得探矿权,2020年取得采矿许可证,2025年2月获得200万吨/年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到如今获批扩建至290万吨/年,整个过程历时超过十年。这种循序渐进的资源开发路径,体现了公司在磷矿布局上的长期战略耐心。
此次产能提升45%的背后,是公司磷化工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根据公开信息,芭田股份正致力于构建从磷矿开采到磷精矿、高纯磷酸(盐)的完整产业链,最终延伸至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这种纵向一体化布局在当前磷矿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数据显示,我国磷矿石储量约36.9亿吨,作为全球第二大磷矿储量国,资源禀赋的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累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拥有1353件专利申请、502件授权专利的技术储备,特别是在冷冻法硝酸磷酸工艺等关键技术上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些技术优势在磷矿资源的高效利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行业环境观察,政策层面持续利好磷化工产业发展。2024年初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6年要显著增强磷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这一政策导向与芭田股份的产能扩张战略高度契合。
在资本市场表现方面,尽管近期磷化工板块出现调整,但在11月初曾有一轮强势表现,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这种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磷化工行业景气度的分歧,但也凸显了资源掌控型企业在行业周期中的韧性。
小高寨磷矿矿区面积1.1172平方公里,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40年5月,这意味着公司拥有近15年的资源开采保障。在磷矿资源全球性紧缺的背景下,这种资源储备的扩大不仅能够增强公司的原材料自给能力,更能在产业链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此次产能扩张的落地,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磷化工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从单纯的肥料生产企业向磷化工新能源材料供应商转型,这种战略升级路径正在逐步清晰。随着扩建项目的推进实施,公司在磷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