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锆业刚刚扔出两个重磅消息——子公司要砸7.37亿建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同时还花6657万向大股东“买地盖厂”。这一套组合拳打得干脆利落,背后的战略意图已经相当清晰。
事情发生在11月24日,东方锆业召开董事会,全票通过了两项关键议案:一是全资子公司沁阳东锆将投资7.37亿元,在河南沁阳建设“年产6万吨新能源电池级氯氧化锆及1.2万吨锆铪分离高纯氧化物项目”;二是该公司将以6657.43万元现金,收购龙佰集团下属公司名下土地、厂房等资产,用于该项目落地。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为卖方是公司控股股东龙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相关董事也依法回避表决。
这个项目的布局非常讲究。一期先上马3.5万吨高纯氯氧化锆,后续再扩展剩余产能,并配套建设锆铪分离工序和核级氧化锆产线(年产能2000吨)。而所购资产紧邻现有厂区,区位优势明显,能快速实现资源整合与集约化管理。评估报告显示,标的资产账面净值约6021万元,评估作价6657万元,增值率10.57%,定价依据充分,流程合规,独立董事也出具了明确同意意见。
看到这里,我其实挺认可这次操作的。东方锆业过去给人的印象是一家传统锆制品企业,但这次明显在往“新质生产力”方向猛踩油门。新能源电池、核级材料这些赛道,哪一个不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方向?氯氧化锆作为固态电池电解质潜在原料之一,未来一旦技术路径明朗,可能就是下一个增长极。公司没有盲目扩张老业务,而是选择在高附加值领域卡位,战略眼光值得肯定。
更关键的是,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不涉及募资摊薄股东权益,且当前现金流尚可,短期财务压力可控。虽然项目审批仍存不确定性,建设周期也可能受外部因素影响,但从产业趋势看,锆系材料在高端制造、新能源、核能领域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广。
说实话,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愿意真金白银投产能、押注技术升级的企业反而显得稀缺。东方锆业这步棋,不是为了炒概念,而是实打实地在铺未来五到十年的路。如果执行顺利,它有望从“锆材料供应商”真正蜕变为“高端新材料平台型企业”。当然,我也保持一分谨慎——再好的规划,最终还是要看落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