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黄金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1.94亿元,同比增长96.26%;归母净利润10.29亿元,同比增长54.28%;扣非净利润10.54亿元,同比增长57.30%。单看第三季度,营收127.58亿元,同比增长117.91%,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63.13%。
这份成绩单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黄金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1.04%,精锑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1.95%,钨精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9.83%。在金锑钨三种主要产品价格同步上扬的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观察财务质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8亿元,同比增长92.91%,与净利润增长基本匹配,显示盈利质量较为扎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4.16%,同比上升3.84个百分点,投入资本回报率为14.2%,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资产运营效率明显改善。
从资产结构看,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增加292.47%,存货较上年末增加42.08%,这可能反映出公司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备货方面的积极姿态。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加86.98%,暗示订单情况良好。流动比率2.78,速动比率2.08,短期偿债能力无忧。
股东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前海开源金银珠宝主题基金、永赢睿信混合基金新进十大流通股东,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有所上升。机构投资者的这种配置动向,或许反映了专业资金对黄金产业链的持续看好。
当前公司市盈率约26.4倍,市净率约4.18倍,市销率约0.66倍。这个估值水平放在整个黄金板块中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相比纯黄金开采企业,公司独特的金锑钨产品组合提供了更好的风险分散;另一方面,小金属价格波动性较大,对业绩稳定性的影响仍需观察。
回顾近期市场表现,黄金板块在10月22日经历大幅调整,湖南黄金当日跌幅超过4%。这种波动与现货黄金价格的高位回调密切相关。但从三季报数据看,公司基本面的强劲表现与二级市场的短期波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产业链角度看,公司拥有从矿山勘探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是全国十大产金企业之一,全球锑矿开发龙头企业。这种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原材料价格上行周期中能够更好地享受红利。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产品组合的多样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平滑了单一金属价格波动的风险,这在三季报的业绩增长中得到验证。
展望后续,黄金的货币属性和锑钨的工业需求能否持续支撑价格高位运行,将是影响公司业绩的关键变量。全球通胀环境、地缘政治因素对黄金价格的支撑,以及新能源、阻燃材料等领域对锑产品的需求变化,都需要持续跟踪。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