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液冷充电枪量产,沃尔核材抢占先机
沃尔核材宣布其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已实现量产,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10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的回应,该产品最大充电电流可达1000A,电压等级最高支持直流1500V,技术参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液冷充电枪研发的企业之一,沃尔核材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还参与了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显示出其在新能源充电领域的深度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4年度的直流充电枪营业收入已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这为其后续拓展充电桩配套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推进,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核心部件需求也将随之上升。沃尔核材明确表示,这一政策趋势将对公司新能源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我看沃尔核材:技术领先背后的隐忧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我是既兴奋又谨慎。从技术角度看,1000A、1500V的规格意味着这款液冷枪能够支撑超快充场景,适配未来高压平台电动车的发展方向,属于真正的“卖水人”逻辑——无论谁造车,都绕不开对高效充电设备的需求。而且能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说明企业在产业链中具备一定话语权,这不是一般小厂能做到的。
但我翻了下资金面数据,发现有点不对劲。截至10月17日,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2.38亿元,五日累计净流出近7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超过2%。更值得关注的是,所属非金属材料行业整体也呈资金净流出状态。这说明虽然消息面热闹,但机构资金可能在趁利好兑现收益。
再看财务层面,经营性现金流虽为正,但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偏低,投资活动持续大额现金流出,叠加资本支出同比大幅增加,反映出公司在扩张期承受着不小的资金压力。其他应付款也出现大幅增长,具体原因尚不透明,需要进一步观察其合理性。
短期波动难掩长期价值?
我的判断是,短期股价承压的可能性较大。技术指标显示当前股价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下轨之间,RSI、KDJ均无明确信号,MACD也未见底背离,加上BIAS2负乖离率达-9.26,空方暂时占优。虽然中期趋势仍处强势区间,但若不能有效站上五日线并稳住六十日均线,回调风险不容忽视。
不过站在产业视角,我依然看好公司在新能源赛道的卡位能力。液冷充电枪是超充网络的核心组件,一旦形成规模化应用,替换和新增需求都会带来稳定订单。只要后续能持续兑现量产交付能力,并优化现金流结构,当前的调整或许正是长期布局的机会。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别让技术优势被财务短板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