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前三季度净亏损57.77亿元——这个数字一出,光伏圈没人能忽视。作为国内硅片领域的头部企业,TCL中环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但这次不是因为技术突破或产能扩张,而是因为仍在持续的亏损。不过细看财报细节,情况似乎没表面那么糟。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TCL中环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5.72亿元,同比微降4.48%;归母净亏损57.77亿元,扣非后亏损60.33亿元。单看全年累计数据,依然深陷亏损泥潭,连续八个季度未能盈利。但分季度拆解就会发现,今年第三季度公司亏损收窄至15.3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29.98亿元的亏损,减亏幅度接近50%。与此同时,Q3营收达81.74亿元,同比增长28.34%,环比也明显改善。
这背后的关键推动力,是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从年中开始的触底反弹。今年二季度末,多晶硅、硅片等环节价格一度跌破现金成本线,行业陷入“越卖越亏”的恶性循环。但从7月起,在“反内卷”政策引导和企业主动减产的双重作用下,多晶硅价格逐步回升,并迅速传导至硅片端。以N型G12硅片为例,其成交均价从7月初的1.19元/片涨至9月底的1.68元/片,涨幅超40%。作为硅片龙头,TCL中环直接受益于这一轮价格修复。
更值得关注的是业务结构的变化。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实现收入160.1亿元,三季度环比提升22%;而半导体材料业务表现更为亮眼,出货量达907MSI,营收42.4亿元,同比增长28.7%。在光伏主业承压的背景下,半导体板块成了少有的增长亮点。
行业还在底部,但曙光已现
说实话,看到这份财报时我心里是复杂的。一方面,57亿的亏损依旧刺眼,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75.31%也说明经营压力仍然不小;但另一方面,我看到了一个行业领军企业在周期低谷中的韧性。TCL中环没有盲目扩产,反而借“反内卷”之机推动供给端出清,同时补强电池组件短板、加快海外布局,战略方向是清晰且务实的。
我认为,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从“无序竞争”向“理性回归”的过渡期。虽然四季度终端需求偏弱,短期硅片市场仍可能震荡,但中长期来看,“双碳”目标支撑下的装机需求不会消失,绿电制氢、氨醇合成等新应用场景也在打开增量空间。TCL中环若能稳住现金流、控制好产能节奏,完全有可能成为本轮洗牌后的胜出者。
当然,现在说反转还为时过早。扭亏之路依然漫长,投资者需要更多耐心。但我相信,当行业回暖时,那些在寒冬里坚持创新和优化的企业,终会迎来属于它们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