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市场惊现价格异动,中国TOPCon电池价格飙升24.4%
光伏行业正悄然上演一场价格逆转大戏。最新数据显示,TOPCon电池价格悄然攀升至0.0387美元/瓦,单周上涨1.04%,较7月低点累计涨幅高达24.4%。这一波上涨背后,竟是政策监管与市场博弈的激烈交锋。
行业即将迎来重大变革:2025年第四季度将实施组件价格下限政策,锁定在0.759元/瓦。这一政策犹如一剂强心针,让市场预期瞬间升温。有业内专家直言:“这是光伏行业从价格混战走向有序竞争的关键转折点。”
监管利剑已然出鞘。一家210R电池龙头企业因超产被监管部门约谈,要求立即缩减产能。这一信号表明,以往“扩产即王道”的行业逻辑正在被彻底颠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严格执行季度生产配额制度,任何违规者都将面临严厉处罚。
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材料价格也在同步攀升。N型复投料、致密料和颗粒硅价格分别上涨2.13%、2.22%和4.65%,硅片和光伏玻璃价格也水涨船高。成本压力正通过产业链逐级传导,最终将影响终端电站的投资收益。
在这场价格博弈中,电池厂商陷入两难境地:既要承受硅料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又要面对组件端的价格停滞。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电池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已被压缩到极致,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到了盈亏平衡的临界点。
市场交易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投资者从关注“当前库存”转向押注“未来短缺”,这种预期变化使得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复杂。有分析师指出:“这场价格上涨不仅是供需关系的反映,更是政策调控与市场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第四季度传统旺季来临,叠加政策托底效应,市场看涨情绪持续升温。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光伏市场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价格能否持续上涨,最终还要看实际减产规模和下游承受能力。
中国光伏产业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型期。这场价格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变化,更揭示了行业未来发展路径:从无序扩张走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将共同谱写光伏行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