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凌晨三点多,硅片龙头企业TCL中环(002129.SZ)披露巨亏近百亿元的财报公告,亏损额超过此前公司预告的“最差业绩”。
据TCL中环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84.19亿元,同比减少51.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8.18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34.16亿元。
而在此之前(据该公司1月24日晚间的业绩预告),TCL中环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82亿元至89亿元。
亏损近百亿背后
一直以来,光伏硅片行业呈现隆基绿能(601012.SH)与TCL中环“双寡头”的竞争格局,“双寡头”合计占据行业约六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中TCL中环的硅片市占率约为三成。
巨亏百亿的“成绩单”对于这家硅片龙头企业来说,并不寻常。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间,TCL中环营业收入从169亿元增长至591亿元,复合增速为37%;归母净利润从9亿元增长至34亿元,复合增速为39%。2019年至2023年,TCL中环的毛利率维持在20%左右。也是这五年间,该公司的硅片出货量大增,从30GW增长至114GW,复合增速为40%。
因此面对如此年报表现,在2024年报开头的“董事长致辞”环节,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直言:“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公司自身经营战略偏差、业务结构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导致经营业绩恶化。”
据TCL中环分析,2024年公司业绩“失速”巨亏近百亿元的背后,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影响。
从行业层面看,2024年行业供需持续错配,产业链价格逐步降至现金成本以下。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公司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块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
以TCL中环主营的硅片业务(占比约60%)表现为例,2024年,硅片产品的毛利率为负20.53%,较2023年22%的毛利率,大幅下跌超四成(同比减少42.32%)。
第二,公司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板块产品转型慢于市场需求,产销结构与规模不达预期,在行业周期底部进一步拖累经营业绩。财报显示,TCL中环光伏电池及组件业务板块实现营收58.11亿元,同比减少37.57%,光伏组件出货8.3GW。
“相信2025年电池组件业务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李东生在2024年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对组件产线进行结构调整,筹建新的组件产线。据财报表述,计划2025年进一步将组件产能升级为Topcon组件、BC组件产能。
另外,据TCL中环分析,子公司Maxeon对业绩的负向影响较大。“欧美市场价格持续下行、Maxeon经营模式及供应链布局转型调整慢于预期,以及组件业务进入美国市场被退回等影响,导致报告期内Maxeon业绩大幅下跌。”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李东生在开头致辞信中所述的 “公司自身经营战略偏差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包括了2024年上半年,公司以高开工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导致库存积累,这也给公司经营带来减值压力。
比如,最新年报数据显示,受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等影响,2024年,TCL中环资产减值44.3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TCL中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4.39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计提23.97亿元。
不过,TCL中环表示,“自2024年三季度起,公司积极调整产销策略,带头践行行业自律,理性参与市场竞争。”
记者查阅财报细项发现,2024年末,该公司存货63.24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04%,较2024年初的6.53%下降1.49%。
TCL中环还表示,面对公司经营遇到的问题,自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经营情况逐步好转。“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实现经营业绩环比改善,有信心在2025年度实现经营业绩改善。”
整体看,2024年,该公司硅片出货同比增长10.5%至125.8GW,硅片整体市占率18.9%,维持行业第一,其中,大尺寸(210系列)产品出货60.4GW。截至2024年末,公司硅片产能为190GW。
年报再提全球化战略
尽管因行业及自身经营战略“偏差”导致公司业绩“遇冷”,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TCL中环在财报中依旧坚定其全球化战略。
年报重点提及投资布局中东及控股Maxeon以开拓美国市场,并称“光伏行业在地化制造是实现公司新能源光伏材料全球领先战略的必然选择”,这也与董事长李东生近期对外多次公开发言的观点保持一致。
“近年,公司积极推动独立、完善的海外供应链,布局海外产能。”据TCL中环2024年报披露信息,报告期内,公司已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全资子公司RELC、Vision Industries达成合作,共同建立目前海外最大规模的晶体晶片工厂,加快推进公司全球本土化战略进程。另外,2024年,公司通过一揽子交易重组Maxeon,积极推动其资本架构、业务和运营情况改善,Maxeon逐步剥离美国以外的市场和制造业务,专注美国市场。
最新财报所述的中东项目,指的是去年7月官宣的总投资20.8亿美元(按现行汇率,约合人民币151.58亿元)的沙特20GW的光伏晶体晶片项目。
该公司2024年10月30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告显示,项目正在推进中,7月签约及公告后,公司主要工作是协调当地政府、股东的协同,与政府做厂房、土地等相关政策的交流。公司在抓紧做厂房和工程的设计。“整体来看,项目符合公司的进度预期,公司希望在2025年一、二季度有开工的计划。”
太平洋证券近期在研究报告中也提及海外项目带来的“想象力”,该机构表示:“因TCL中环资产负债率较低,中东项目有望继续提升竞争力。”
此外,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在2024年报致辞信的末尾提出:“公司坚定推动全球化战略,正在调整全球产业布局,积极推动海外供应链建设,强化核心能力应对挑战。”
曾提出“不出海就出局”的李东生,近期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过全球化的重要性。
“全球化发展是中国制造战略发展方向。”他认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出海”不能只把产品卖到外国市场,还要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深化海外本土经营,塑造全球品牌形象,增强全球竞争力。
不过,仍需警惕全球化业务及Maxeon的主要风险。
TCL中环在2024年报“未来发展展望”章节中预警,Maxeon输美光伏组件被海关退回事件对其业务、供应链及财务稳健带来重大影响,公司经营上短期内面临较大压力,需要花一定时间重新构建输美供应链,其未来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实现经营业绩环比改善,公司有信心在本年度实现业绩增长。”谈及公司后续治理计划,李东生在2024年报中表示,面对困难和问题,公司正在努力转变经营理念、推进业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