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汇洲智能子公司齐重数控携精密立式车铣磨复合加工中心、高精数控卧式车镗磨床、数控单柱立式车床、铣车复合加工中心4台新产品,以及高精度静压导轨横梁部件1项新技术亮相展会。
走进齐重数控展区,一台精密立式车铣磨复合加工中心正在模拟演示加工部件。此机床最大加工直径2.5米,最大工件高度2米,工件一次装卡后可连续完成车、铣、钻、镗、攻丝、磨削等多种工序的加工。此复合加工中心为国内首台,也是全球首台同类机床,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高度关注,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机床的新高度。

近期举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汇聚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50家企业,是整个机床最盛大的行业盛会,全方位展示了整个机床产业上下游供应链格局,展现了中国机床产业的突破性进步,更揭示了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机床产业规模大,政策强力支持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在一般的机器制造中,机床所担负的加工工作量占机器制造工作总量的40%~60%,机床的应用范围广泛,渗透到工业的方方面面,是基础性、战略行产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被喻为“工业母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国,市场空间广阔。根据 VDW(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统计,2023 年全球机床产值 818 亿欧元,其中我国机床产值 253 亿欧元,约占全球机床产值总量的31%。
作为重要的工业母机之一,高端数控机床承载着国家工业发展的重大使命。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主要包括《中国制造2025》《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致力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2024年4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其中重点提到了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业母机的技术进步不仅是制造产业突围的“发动机”,更是打造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压舱石”,其每一次关键技术的进步,都在重新定义国家高端制造的竞争优势,支撑着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话语权。
创新成果显著 “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
本次展会,众多国内外领先机床企业展示了前沿技术创新与首发产品,立体化地呈现了工业母机在精度、效率、智能化方向上的创新成果。
齐重数控是汇洲智能旗下从事高端装备制造业务的核心子公司。2007年末,齐重数控通过战略重组成为天马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汇洲智能)的控股子公司,并持续作为其重要业务板块运营。
齐重数控发布的全球首台精密立式车铣磨复合加工中心,适用于工程机械、船舶、能源、泵阀、轨道交通等机械制造行业,完成大型回转类零件的高精度、高效率加工。在技术创新层面,这款加工中心采用直驱工作台设计,以工作台底座作为电机驱动部件,彻底取消主变速箱和多级齿轮传动环节。这一设计消除了多级传动产生的累积误差,实现高精度、快速响应与绿色环保的有机统一。凭借这一核心优势,这款产品在高端加工领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并远销欧美、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成为中国制造的亮眼名片。
尽管国内机床产业发展迅速,突破显著,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关键部件“卡脖子”问题对国内机床产业的升级发展构成严重的瓶颈制约。中国机床产业正站在从“大而不强”向“自主可控”跨越的关键节点。然而,真正的“春天”需要国内机床企业持续攻克核心技术、优化产业生态,利用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下游,以及强大的机床全产业链优势,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迅速融合实现弯道超车,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遇,及时全球扩张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中国有强大全球竞争优势的机床集团。
文章转自中国财富网,并做部分内容编辑:
https://i.cfbond.com/cfbond/detail/AccountDetail.html?news_id=f92282abe88308432c8fc5f943e8ca87
(来源:汇洲智能的财富号 2025-05-06 11:50)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