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渊源与控制权回归意图
1. 创始人身份与公司情感纽带
马兴法于2002年创立天马股份,主导其从传统轴承制造向高端装备转型的早期发展。尽管2016年因徐茂栋违规操作失去控制权,但其作为创始人的行业资源与战略眼光仍被市场认可。此次增资可能旨在重新强化对公司的影响力,推动业务重回正轨。
2. 控制权分散下的博弈机会
2022年重整后,公司形成四合聚力、智造祈爵、博厚明久三方各持股12.25%的“三权分立”结构,无实际控制人。马兴法通过增持至3.14%(合计约6244万股),可能试图联合其他中小股东形成制衡力量,争取未来控制权争夺的筹码。
二、业务转型期的价值重估逻辑
1. 新业务增长潜力
汇洲智能当前聚焦数控机床、AI数据服务两大领域:
• 数控机床:军工订单占比提升至40%,2024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3%;
• AI数据服务:接入DeepSeek模型优化标注效率,服务字节跳动等头部客户,2024年收入占比达35%。
马兴法可能看好这些业务的技术壁垒与市场空间,认为当前股价未充分反映转型成果。
2. 资产低估下的抄底机会
• 市值与资产错配: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市净率仅3.13倍,显著低于机械设备行业均值(4.8倍)。
• 重整后轻装上阵:27亿元债务通过股权抵销化解,资产负债率降至34%,财务风险大幅降低。
马兴法可能认为当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增持可摊薄成本并分享未来估值修复收益。
三、市场博弈与短期套利动机
1. 事件驱动型交易机会
• 立案调查利空出尽预期:2025年4月证监会立案后股价连续跌停,但马兴法可能判断调查结果(如处罚力度、业务影响范围)将好于市场预期,提前布局反弹。
• 技术面超跌反弹信号:KDJ指标进入超卖区间,部分资金尝试博弈短期反弹,马兴法或参与其中。
2. 牛散联动效应
• 徐国新同步增持:另一牛散徐国新同期增持1000万股,两人合计持股占比约3.64%。此类“牛散抱团”行为常引发跟风资金流入,马兴法可能借势推高股价。
四、潜在风险与矛盾点
1. 监管风险未完全释放
若证监会最终认定虚增收入金额较大(如超过净资产10%),可能触发退市风险警示(*ST),导致股价进一步下挫。
2. 业绩持续性存疑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123万元主要依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营业务尚未实现稳定盈利,马兴法需承担转型不及预期的风险。
五、结论:战略布局与短期博弈并存
马兴法的增资行为是长期价值投资与短期市场博弈的综合决策:
• 长期视角:押注公司通过AI数据服务与高端装备制造实现业绩反转,重塑行业地位;
• 短期视角:利用立案调查后的超跌机会,通过增持影响市场预期并获取反弹收益。
投资者需关注其后续动作(如是否联合其他股东推动资本运作)及监管调查进展,以判断其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