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陆电子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72%,单季赚了4177.63万元,而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更是高达2.32亿元,同比暴涨251.10%。这个数字背后,不只是业绩的反转,更是一场由储能爆发、美的赋能和全球扩张共同推动的“逆袭”。
公司前三季度总营收达35.86亿元,同比增长23.42%,其中Q3营收10.12亿元,虽然同比仅增长1.81%,但利润增速远超收入,说明盈利能力在显著提升。拆解来看,储能业务成了最大功臣——营收占比接近一半(49.83%),上半年同比增幅高达177.15%。这背后离不开中广核10.5GWh大单的支撑,也让公司在手订单和存货分别增长明显。
更关键的是,科陆电子的技术路线开始兑现价值。其全栈自研的Aqua C3.0系列液冷储能系统,系统效率达到92.3%,单柜容量6.88MWh,在成本控制上也极具竞争力,工商业储能报价低至0.588元/Wh,低于行业主流水平。再加上与美的联合研发的防爆安全系统通过北美认证,海外拓展水到渠成。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已达12.8亿元,几乎占总收入的一半,美国、欧洲、中东非市场多点开花。
美的来了,不只是输血
我始终认为,自美的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后,科陆电子的变化不是简单的资源注入,而是整个商业模式的重构。供应链上,借助美的千亿级采购体系压降电芯成本;渠道上,共享ToB网络快速切入国内工商业场景;制造和服务端,双品牌战略+标准化交付体系提升了整体效率。这种“产业协同”带来的降本增效,是很多纯技术型储能企业短期内难以复制的优势。
而且别忘了,公司还设定了明确的股权激励目标: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如今前三季度就已超额完成。按照当前节奏,全年业绩有望进一步上修。
但我也有担忧
高增长令人振奋,可财务结构的风险不能忽视。资产负债率高达92.59%,流动比率仅0.66,货币资金覆盖不到三成流动负债,经营性现金流去年还是负1.62亿元。这些数据提醒我们:这家公司仍在“用融资换增长”。一旦外部融资环境收紧,或大额订单回款延迟,资金链压力会立刻显现。
所以我看科陆电子,像在看一场高难度的平衡术——一边是储能风口+美的加持下的高速增长,一边是历史包袱带来的财务脆弱性。短期估值修复逻辑成立,但中长期能否真正走稳,取决于印尼3GWh生产基地能否顺利投产、海外订单持续落地,以及非核心资产剥离能否改善现金流。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稳健白马,而是一只带着风险光环的成长股。如果你能承受波动,愿意赌它的转型成功,那现在或许是观察窗口;但如果追求确定性,可能还得再等等,等它把利润真金白银地变成自由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