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技术突破与测试进展
动力系统升级采用 氢电混合动力系统,最大续航提升至 3800公里(载重5吨时),较2024年原型机提升40%;
完成-40℃至50℃极端环境测试,高原起降能力通过西藏那曲机场验证(海拔4500米)。
智能飞行控制搭载 山河智能自研“天链-5”AI航控系统,实现复杂气象条件下全自主飞行(2025年4月获民航局L4级自动驾驶认证);
与北斗三号系统深度集成,定位精度达厘米级,适用于边境、海岛等特殊场景。
二、适航认证与商业化进程
适航审批里程碑2024年12月通过 CAAC(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 审查;
2025年3月取得 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跨洲际飞行临时许可,为进军“一带一路”市场铺路。
首批订单落地国内客户:与顺丰速运签订30架订单(2025-2027年交付),用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次日达物流网络;
国际客户:中东某国军方采购15架,承担人道主义物资投送(合同金额约12亿元人民币)。
三、应用场景与生态布局
应急救援网络入选国家应急管理部 “空中生命线”工程,在四川、云南部署6架SA750U,实现30分钟内响应地质灾害救援;
与平安保险合作开发 “无人机 保险”服务,覆盖偏远地区财产险快速定损。
低空物流基建参与 雄安新区“智慧低空走廊” 建设,承担60%的医疗冷链运输任务;
在海南自贸港试点 “跨海无人机快递” ,三亚-香港航线单程耗时缩短至2.5小时。
四、产业链协同与挑战
供应链本土化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达92%(2024年为78%),宁德时代定制化固态电池占比提升至40%;
与商飞合作开发 模块化货舱系统,兼容C919有人运输机标准接口。
$山河智能(SZ002097)$ 2025年5月7日,由山河华宇航空科技自主研制、山河星航战略协同推进的 SA750U 大型无人运输机,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无人机多件货物连续自主伞降空投测试。此次突破是我国大型无人运输机研制的重要里程碑,为特殊场景下无人化物资快速、批量投送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