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丰奥威Q3净利大增38%,但市场反应却很冷静
万丰奥威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2.29亿元,同比增长38.14%,这一数据无疑亮眼。尽管当季营收小幅下滑1.93%至39.22亿元,但利润端的强劲增长仍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或非主营收益方面的优化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三季度整体实现营收114.16亿元,同比增长0.40%;归母净利润达7.29亿元,同比增幅为29.38%,说明盈利改善并非短期波动,而是具备一定持续性。
从财务结构来看,公司毛利率维持在17.44%,虽同比微降0.06个百分点,但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9.60%,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3.79%,整体资产质量稳定。不过,应收账款占比偏高、应收周转率下降的问题也确实存在,这可能暗示回款周期拉长或客户议价能力增强,需持续关注现金流变化。
利润涨了,钱却在悄悄流出?
看到这份成绩单,我第一反应是:这么稳的增长,股价不该默默无闻啊?可现实是,主力资金五日净流出已达2.34亿元,今日单日更是净流出7392万元,占流通市值比0.20%。技术面上,当前股价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下轨之间,RSI、KDJ等指标均无明确信号,短期趋势呈现震荡下行,支撑位在16.42元,压力位19.52元。
这背后的原因,我在翻看股东数据时找到了线索。截至三季度末,机构合计持股比例已较上季度下降2.57个百分点,总持股占比降至40.5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中证500ETF在内的232只公募基金已不再披露持仓,基本可以判断已经减持或清仓。就连外资代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也减少了0.13%。
也就是说,基本面在好转,但机构资金却在撤退。这种“背离”现象值得警惕。
我为什么还在关注它?
说实话,如果只看传统汽配业务,万丰奥威的成长性并不算突出。营收几乎停滞,存货和资产周转率还在下降。但我之所以仍保持关注,是因为它的另一个身份:低空经济赛道的潜力龙头。
这家公司被市场赋予了“整机制造+核心技术+政策红利+市场先机”四重预期,同时叠加商业航天、新能源车、特斯拉、华为汽车等多个热门概念。前海人寿新进成为险资股东,或许正是冲着这一战略方向而来。
我认为,在当前政策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类具备整机能力和技术储备的企业,容易成为主题投资的焦点。虽然短期业绩无法完全兑现预期,但一旦有订单落地或技术突破的消息,就可能引发估值重估。
当然,风险也很清楚:机构信心尚未回暖,短期缺乏增量资金推动。如果未来几个季度利润增速放缓,或者低空业务进展不及预期,股价可能会继续承压。
所以我的看法是:长期值得跟踪,短期不宜追高。真正决定万丰奥威能否起飞的,不是今天的净利润,而是明天的订单和产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