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资本市场的布局窗口已然开启,市场焦点正从估值修复转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产业赛道。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人形机器人、在深远海实现技术突破的风电产业、价格触底反弹的光伏板块,三大赛道齐头并进,把握科技突破与能源转型中的结构性机遇,或将成为穿越市场波动的关键。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中国风电产业正以全方位领先的姿态,书写着全球能源变革的 “中国答卷”。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5139万千瓦。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3.2%。
风电领域近期利好消息频出。
9月,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明确:到203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据央视新闻报道,位于福建福清的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可开展目前世界最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风机叶片的检测试验,以及多领域国际前沿技术研究。
摩根士丹利近期上调中国风电行业评级,其预计“十五五”规划期间,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110吉瓦,2028年至2030年期间可达到约120吉瓦。中国风电价值链成功实现了“反内卷”,在2025年初实现了价格和整体盈利能力的转机,2025年前8个月陆上风机招标价格较2024年上涨8%,海上风机价格上涨12%,预计国内风电装机需求将保持韧性,看好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和海缆企业的投资机会。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近60只风电概念股今年年内股价平均上涨33.65%,仅7股年内股价录得下跌,不少概念股年内行情表现相当亮眼,股价实现翻倍。
中材科技的涨幅最高,年内累计上涨163.48%,中材科技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乌兹别克斯坦新设中材科技(中亚)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10套百米级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总投资2524.34万美元,2024年中材科技全年销售风电叶片24吉瓦,同比增长10.9%,市场占有率保持全球第一。
电气风电的股价涨幅次之,年内累计上涨156.78%。大金重工、新强联、阳光电源、杭齿前进的股价年内累计上涨幅度均超100%。
风电板块机构关注度一直较高。截至今年上半年,近半数概念股的公募基金持股比例超3%,其中三一重能、阳光电源、禾望电气、新强联、大金重工等11股的公募基金持股比例居前,均超10%。三一重能的公募基金持股比例最高,达31.69%,该股还同时获得社保基金重仓,持股比例5.25%。
9月以来,不少风电概念股获得机构扎堆调研。天能重工累计获得46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正积极探索第三发展增长曲线,重点围绕新的海洋产品结构开展调研与布局,力求在海洋能源相关领域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在运行的装机容量为681.3兆瓦,2个在建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实现97.6兆瓦的装机容量。
金风科技9月以来获得16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板块收入为218.52亿元,占比76.58%,毛利率为7.97%。
机构看好风电板块长期发展前景,预测多股在2025年、2026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按照评级机构家数10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幅均超20%筛选,有10只风电概念股入围。东方电缆获得32家机构评级,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分别增长58.83%和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