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vs “78.79%的控股比例,真能带来协同效应?”
一边是上市公司对资源整合的坚定表态,另一边是市场对实际控制力与业务整合成效的审慎观望——大港股份此次增资艾科集成,正站在预期与现实的交汇点上。
大港股份加码芯片测试:9000万增资背后的产业图谋
2025年11月3日,大港股份(002077.SZ)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旻艾拟以自有资金9000万元增资江苏艾科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科集成”),认缴新增注册资本3715.26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艾科集成注册资本将由1000万元增至4715.26万元,上海旻艾持股比例升至78.79%,艾科集成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并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资金用途明确指向高算力、高可靠性芯片测试设备的购置,旨在扩充产能。作为江苏艾科旗下唯一的集成电路测试运营主体,艾科集成主营业务与上海旻艾高度一致,均聚焦于集成电路测试领域。此次动作被视为大港股份进一步整合芯片测试资源、强化半导体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举措。
增资逻辑拆解:协同效应可期,但市场反应存变数
本次增资被解读为提升公司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竞争力的重要步骤。通过注入资金扩大高端测试设备规模,有助于提升艾科集成的技术能力与业务承接量,进而增强整体盈利能力。控股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实现管理统一与资源调配,推动上海旻艾与艾科集成在客户、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考虑到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趋势持续深化,测试环节作为封测关键组成,长期需求稳定增长,此举有望巩固大港股份在细分领域的行业地位,吸引长期投资者关注。
然而,资本市场对利好消息的反应并非线性。尽管增资可能被视为积极信号,引发短期资金关注并推动股价波动上行,但实际走势仍受多重因素制约。宏观经济环境、半导体周期变化、行业政策导向以及大盘整体情绪都将影响个股表现。公告发布后已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讨论,热度上升或带动融资交易活跃度,但股价能否持续走强,仍需观察后续产能释放节奏与财务数据兑现情况。
半导体热度再起:航天智装、利通电子成人气焦点
大港股份的动作折当前市场对半导体尤其是国产高端制造环节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壁垒或业绩明显拐点的科技企业成为资金追逐对象。
航天智装(300455.SZ)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智能装备与国产芯片融合发展的代表企业,业务覆盖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工业三大领域,形成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系统、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及核工业自动化装备四大板块。其子公司轩宇空间具备宇航级芯片研发能力,产品应用于航天器地面仿真设备、微处理器芯片等场景,积极参与商业航天发展。公司近期接受证券机构调研时表示,正积极推进微系统及芯片产品的推广应用。10月27日,该股涨停(涨幅19.98%),当日融资买入达2.24亿元,两融余额快速攀升,主要受“商业航天+存储”概念驱动。
利通电子(603629.SH)则展现出从消费电子向AI算力服务商转型的强劲势头。据2024年年报披露,公司AI算力规模已超15,000P,位居行业前列。2025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1432.90%,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达2.16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算力业务利润贡献增加、制造端亏损收窄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该股于11月初连续两日涨停,核心催化因素为“三季报高增长+算力业务落地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