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摘帽”不到两年,佛山企业星光股份(002076)再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近日公布的年报,星光股份2024年度经审计扣除后营收1.68亿元,利润总额-3253.20万元,净利润-3097.56万元,扣非净利润-2696.90万元。该业绩触及深交所财务类强制退市规则,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自4月29日起冠名“*ST星光”,涨跌幅限5%。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上市公司出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的情形后,深交所将对其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与此同时,由于业绩预告金额与实际差异较大,星光股份及相关人员还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
根据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措施决定,星光股份《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金额与实际差异较大,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且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星光股份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未能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广东证监局决定对星光股份及戴俊威、李振江、张桃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据查,1月20日,星光股份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时,预计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0万元~225万元、355万元~520万元、135万元~200万元,均为正值,而星光股份实际三大利润均为负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星光股份第一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多年来,星光股份一直在盈亏平衡点附近徘徊。

星光股份原名雪莱特,主营业务包括LED照明、紫外消杀、汽车照明、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由于持续亏损,净资产为负,雪莱特于2022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为摆脱困境,雪莱特启动了重整程序。佳德轩(广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雪莱特的重整投资人,出资3.93亿元,成为雪莱特的控股股东。由于“白马骑士”入主,2023年4月13日,“*ST雪莱”终于“摘帽”,当年6月,雪莱特更名为星光股份。
佳德轩控股后,开始频频进行跨界并购和转型。2024年,星光股份先后以800万元、1000万元增资收购广东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广州元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还先后设立了星光大数据有限公司、星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星光云计算有限公司、广东星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公司。
由此,星光股份成功“跻身”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市场热门概念股,受到资金关注,2024年下半年,星光股份区间最高涨幅超过200%。
但两起跨界并购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实质业绩,还让星光股份遭受商誉减值。
在4月21日晚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星光股份表示,净利润由盈转亏主要是因为2024年收购的两家子公司商誉计提,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达2341.35万元。计提的背后,是子公司不振的业绩。数据显示,并表以后,星光量子、元生信息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3万元、297.93万元。

由于业绩“变脸”、表现不佳,星光股份股价近期大跌,截至5月6日收盘,报1.59元/股,一月跌去约50%。这次,深陷亏损危机的星光股份,还能迎来新的“白马骑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