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光软件(SZ002063)$ 新能源汽车可以挣钱了激活“移动储能宝库”,远光软件打造车网互动新范式
远光软件
2025年05月26日 21:26
广东
3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发布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专家评审,列入首批车网互动(V2G)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的为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昆明等9个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车网互动指的是电动汽车与电力网互联互通的系统。通过智能充放电桩,用户可以将电动汽车的电池与电网相连,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车网互动系统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化身“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有序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为电网输送电力。在全球加速推动能源革命的背景下,车网互动作为连接交通与能源两大系统的关键技术,已成为我国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远光软件凭借在智慧能源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厚技术储备以及广泛的生态网络资源,与《通知》中“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应用推广” 等核心要求深度对接。基于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前沿的人工智能算法,远光软件构建具备高集成性、智能化、定制化特点的车网互动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车网互动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助力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智能调配。远光车网互动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终端与车网协同调控平台连接,实时采集车辆电池状态、充电需求等数据,构建了车、桩、网高效协同体系。远光车网协同调控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用电负荷,制定有序充电策略,引导车主错峰充电,降低电网压力。平台对接电力市场、电网调度中心,引导用户电动汽车参与电能量交易和辅助服务,在保障用户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实时响应电网调控指令,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资源。远光车网协同调控平台功能
充电桩监测分析
平台通过采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基础信息、设备运行信息、运行状态信息以及用户充电需求,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监测分析。
充电负荷预测
充电负荷预测重点结合历史充电数据、日期类型以及用户充电需求等影响充电负荷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AI的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对于用户充电负荷进行预测,为充电负荷的有序调节提供决策依据。
潜力评估
平台充分利用资源运行相关数据以及其它影响因素,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可调节资源的参数识别模型,利用参数辨识技术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等常见资源可调潜力指标的精准评估,具体的潜力指标包括资源类型、可控性、调节响应时间、可调节范围、调节可靠性以及调节成本等关键调节指标,支持充电负荷调控的决策。
充电桩聚合调控
根据调控场景的需求,实现可调节充电桩的有效聚合,并结合调控目标,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聚合调控。
充电交易决策
在平台参与电力现货、辅助服务交易过程中,平台能够基于整体的调节能力评估结果以及市场的价格趋势预测等信息,根据不同类型的交易规则,自动完成虚拟电厂量价申报的决策,支持用户完成交易的申报和交易计划的制定,保证虚拟电厂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充放电控制
边缘控制终端接入负荷聚合平台,通过负荷聚合平台和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进行互动。控制终端应上报运行数据并接受负荷聚合平台调度。边缘控制终端的数据包括控制终端状态、总充电功率、总放电功率、充电调节能力(上下调节空间、调节速率、持续时间),放电调节能力等。核心价值
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根据新能源发电的情况和电网的负荷需求,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放电优化调度。例如,在新能源发电高峰时段,电网可以控制电动汽车增加充电功率,吸收更多的新能源电力;在新能源发电低谷时段,电网可以控制电动汽车减少充电功率或向电网放电,释放储存的电能,从而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利用率和电网的运行效率。
降低电网投资成本
通过车网互动的削峰填谷作用,电网的负荷曲线得到平滑,减少了负荷的波动和峰谷差。有助于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电网的经济调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提升充电桩收益水平
通过高效的车网互动,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峰谷价差、参与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方式降低充电成本,提升充电桩利用效率。远光车网互动解决方案(V2G)深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电动汽车(EV)与电网的双向能量互动,将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移动储能单元纳入电力系统。在保障用户出行需求基础上,显著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为构建零碳电力生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未来,远光软件以“能源数字化+车网协同”为核心,紧扣“技术驱动、场景突破、生态共赢”主线,通过数字化手段释放电动汽车的能源属性,将方案打造成为连接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与电网的关键枢纽,助力电网柔性调节、用户降本增效和新能源消纳,推动新能源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新型电力系统参与者”跃迁,实现企业增长与能源转型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