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启幕。大会邀请外国政要及政府官员、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区、市)领导、国际组织和商协会代表、境内外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高管、知名制造业企业负责人、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等重要嘉宾出席,深入探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深化交流合作。
作为安徽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开放平台,世界制造业大会于2018年首次落户安徽,含今年在内已举办8届。
本次大会在会议规格、国际化及活动丰富性方面亮点纷呈。在开幕式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榜单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从“十三五”末的110.91亿元提高至173.65亿元,提高了62.74亿元;营业收入总额从40.24万亿元增长至51.68万亿元,增长了11.44万亿元;资产总额从44.33万亿元增长至53.31万亿元,增长了8.98万亿元。
开放一直是世界制造大会的鲜明标识。本次大会邀请斯洛伐克担任主宾国,并吸引超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国际组织和商协会负责人等嘉宾参会,外宾人数占比超50%。
大会设置大国制造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智能机器人展等10个综合展区,全方位、多维度呈现国家及安徽制造业发展成就,同步举办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展、数字经济展、机械装备展等市场化展,促进合作洽谈。
记者在现场看到,阳光电源、科大讯飞、国轩高科、安徽合力、欧普康视、安科生物等本土细分领域头部上市公司,以及比亚迪、京东方、维信诺等在安徽本地设厂的龙头企业携各自明星产品悉数亮相,成为展区最亮丽的风景线。
汽车产业作为安徽的“首位产业”,在会上展示了硬核实力。来自整车、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多个领域超30家重点企业聚集于此,江淮、奇瑞、蔚来、比亚迪分别展出尊界S800、风云A9L、ET9、仰望U7等旗舰车型,国轩高科、太蓝新能源、中科海纳等动力电池企业集中展出各自代表性产品,覆盖液态锂电池、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领域。
除此之外,本次会议还在骆岗公园设置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果互动展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无人车驾驶等“智造”魅力。
据悉,本次会议会期为9月20日至23日,为期四天,其间将举办4场重大活动、6场项目对接活动、23场专项活动。作为项目招引与对接平台,大会签约项目735个,总投资3802亿元。
近年来,安徽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位势向上、结构向优、质量向好、产业向新、企业向强”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全省规上工业营收由2020年的3.8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5.49万亿元,位次由全国第12位提升到第6位,占全国比重由3.6%增加到4%,已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在产业发展方面,安徽省已形成汽车、光伏、电子信息、家电、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全球近10%的显示面板,全国约8%的工业机器人、10%的汽车、11%的新能源汽车、15%的家电、20%的光伏组件、30%的光伏逆变器、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产。今年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