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东磁刚刚交出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财报: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4.52亿元,同比增长56.80%。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1.98%;营收56.26亿元,同比增长40.16%。这一系列数据不仅远超行业平均增速,也刷新了市场对这家老牌光伏企业的增长预期。
从基本面来看,横店东磁此次业绩爆发并非偶然。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7.92%,净利率达到10.30%,分别同比上升2.27和3.54个百分点。更值得注意的是,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至4.47%,其中财务费用同比锐减94.49%,显示出公司在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显著成效。尽管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17%,短期内可能引发对技术持续投入的担忧,但销售、管理及财务三项费用的全面压降,为利润释放提供了直接支撑。
从业务结构上看,光伏产品依然是横店东磁的核心引擎,贡献了约67.47%的收入。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公司凭借在单晶硅、光伏组件等领域的布局,有效抓住了海外市场扩张与国内大基地项目推进的双重机遇。此外,磁性材料和锂电池业务虽占比不高,但也保持稳定增长,形成了一定的协同效应。
筹码集中度提升,市场信心增强
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极具信号意义的变化是股东结构。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降至8万户,较年中减少近7000户,而户均持股市值从26.47万元升至41.66万元。这说明散户正在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机构或长期资金的介入,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走势的认可趋于一致。
我始终认为,在新能源板块整体承压的环境下,横店东磁能实现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本质上是一次“提质增效”的胜利。它没有依赖大规模资本开支,而是通过优化供应链、强化内部运营来释放利润空间。这种模式更具可持续性,尤其是在行业进入洗牌期的当下。
当然,我也不会忽略那个刺眼的数据——研发费用下滑逾两成。技术创新是光伏企业生存的根本,若长期压缩研发投入,可能会削弱其在N型电池、钙钛矿等前沿方向上的竞争力。这一点值得持续跟踪。
目前公司市盈率(TTM)约为16.26倍,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考虑到其盈利能力改善、现金流稳健以及筹码结构优化,我对横店东磁的中长期表现持谨慎乐观态度。不过,正如所有AI提示所强调的那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份成绩单固然亮眼,但能否持续,还得看接下来的技术迭代与市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