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齐智颖实习记者刘子瑶)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600111.SH)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股份”,600010.SH)于10月10日晚间分别发布公告称,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万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524.1元/吨。
此次上调后,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相较于第三季度价格环比上涨约37%,创下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2023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分别为2.02万元/吨、2.05万元/吨、2.07万元/吨、1.68万元/吨、1.67万元/吨、1.78万元/吨、1.86万元/吨、1.88万元/吨以及1.91万元/吨,近五个季度价格实现持续上涨。
官网资料显示,北方稀土始建于1961年,是中国稀土工业的起源,总部位于内蒙古包头市。该公司于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被称为“中华稀土第一股”;2015年率先完成稀土大集团组建,实现对北方轻稀土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包钢股份的前身——包钢(集团)成立于1954年。1999年,为打造钢铁上市公司,包钢以轧钢资产为主设立了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3月9日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公开信息显示,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施行精矿价格统一调整机制,根据《关于稀土精矿日常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暨2022年度执行及2023年度预计的议案》,自2023年4月1日起,在稀土精矿定价公式不变的情况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经理层根据稀土精矿定价公式计算、调整稀土精矿价格,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公告。
2025年上半年,北方稀土实现营收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4%;实现归母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951.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7亿元,同比增长5644.93%。包钢股份实现营收313.29亿元,同比下降11.02%;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9.99%。
中航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稀土的战略价值和地位进一步提升。《稀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落地实施,国家对稀土产业的冶炼分离、二次资源、境外资源的管控进一步加强,促进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北方稀土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稀土产品量价齐升。国信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氧化镨钕均价为43.1万元/吨,较去年同期的38.13万元/吨同比提升13%。
10月10日,北方稀土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287.3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3.3亿元-13.9亿元,同比增加399.9%-422.46%。
公告显示,北方稀土报告期内业绩预增主要归因于公司紧抓市场变化,强化预算管理与降本增效,科学组织生产,加强市场研判和营销运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科研创新,实现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推动经营业绩大幅上升。在生产营销方面,该公司强化生产体系管理,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工艺技术升级,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满足特殊化、定制化、特色化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开展横纵向多维度对标管理,强化加工全成本对标升级,稀土加工全成本同比降低。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该公司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一代稀土绿色采选冶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开工建设并加快推进;产业链并购重组、合资合作等延链补链强链资本运作项目高效推进。在研发创新方面,北方稀土组织申报国家级项目20项、自治区级项目25项。承担和参加国家级项目5项、自治区级项目35项,制修订各类标准49项,申请专利145件。强化科技研发,推动公司工艺技术、装备制造能力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