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战略性、前瞻性的长期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单个项目投资强度明显提升,钱更集中了。” ——市场分析人士观察数据后指出
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1.5万亿资金撬动2924个“硬投资”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11月27日表示,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安排7000亿元、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465个、1459个“硬投资”项目建设,同步推进“软建设”政策创新,以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布局。该举措旨在衔接“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聚焦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通过特别国债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两年累计1.5万亿元资金已定向投放至2924个项目,项目数量较上年略减但单项目投资强度提升。
政策信号明确,基建链条迎系统性机会
国家发改委2025-2026年安排国债支持“硬投资”项目将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市场信心和带动相关行业板块上涨。政策导向明确,国家发改委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硬投资”项目建设,体现了政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增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国债资金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直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板块的发展,相关上市公司订单增加,业绩有望提升,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同时,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领域的“硬投资”,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农业相关上市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股价可能受到提振。
资金面共振:长期资本入市可期,流动性预期改善
国债支持“硬投资”项目将促进股市资金流入,吸引长期资金并增强市场流动性。国债支持“硬投资”项目有助于改善经济基本面,提高股市的盈利预期,从而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随着“硬投资”项目的推进,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加,可能通过股市进行融资,同时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提升,交易活跃度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强。历史数据显示,重大项目投资对整体投资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进而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节奏清晰:2025年近5000亿额度或将上半年下达完毕
政策持续推进与未来展望显示,国债支持“硬投资”项目的规模和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持续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持续推进“两重”建设,突出项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随着“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顺利收官和“十五五”重大项目的及早谋划,国债支持“硬投资”项目的规模和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下一步将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
核心受益方向与人气个股聚焦
此次国债支持“硬投资”项目直接利好基建、建材、工程机械等相关板块,以下为当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核心标的:
中工国际(002051)是大型国际化工程总承包企业,主营国际工程承包、工业工程项目建设及设计咨询业务,隶属于国机集团。公司连续十余年蝉联“对外承包工程企业AAA级信用等级”和“对外设计咨询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近期与中机国际合作深化海外市场开发,推动“工程+设计”双轮驱动战略。融资方面,11月24日获融资买入5788.94万元,11月25日再获融资买入5045.66万元,两融余额突破3.2亿元,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加码。
中钢国际(000928)专注于冶金工业工程总承包,拥有从矿业到冷轧的全流程工程技术能力,服务全球高端钢铁客户。子公司中钢天澄自主研发“CO催化氧化和热能利用技术”,投运我国首台套焦炉废气CO减排示范工程,年减排CO约5万吨,产出蒸汽30万吨。近期与阿塞拜疆金属公司签订热压铁块厂可行性研究合同,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截至11月25日,融资余额达5.38亿元,处于历史高位。
北新路桥(002307)主要从事公路、桥梁、市政工程建设,业务覆盖国内多个省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疆及中亚地区具较强影响力。承建的新疆别迭里口岸公路BDL-2标段实现冬季不停工,安徽宿固高速完成全线桥梁荷载检测,兵团第九师白杨市综合管沟主体结构完工。11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3亿元,当日股价涨停9.92%。11月21日至25日融资买入额从1.45亿元增至1.66亿元,两融余额升至3.78亿元。
北方国际(000065)以国际工程承包为核心,涵盖电力、交通、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长期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重大项目。11月25日单日融资买入达1.59亿元,融资余额攀升至6.43亿元,超过流通市值的5%,位于历史90%分位以上,表明杠杆资金积极介入,市场对其未来项目落地预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