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公司在战略层面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重新划分业务板块,确立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主线。公司三大板块发展坚定有力,”一体两翼“格局已然成型,市场布局显著优化,业务模式显著转变,科技支撑显著增强,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高。”近日,中工国际董秘芮红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展望“十五五”,中工国际将发力打造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
多个市场实现滚动开发
中工国际立足“新市场布局、新细分赛道和新资源配置”的“三新”定位,推动业务深度转型升级,构筑核心竞争力,形成推动公司转型发展、再造国际化经营优势的澎湃新动能。
在新市场布局方面,中工国际在保持传统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将新市场打造成为公司海外业务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公司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时刻加强形势研判,统筹考量国别市场潜力、优势领域、优质客户等关键要素,及时动态调整业务布局,大力开发需求旺盛的有效市场,取得积极进展。”芮红介绍,“十四五”以来,公司连续开发并高质量建设圭亚那医院群、乌兹别克斯坦奥林匹克城、印尼杰那拉塔大坝、哈萨克斯坦纯碱厂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
“十四五”期间,中工国际多个市场实现滚动开发,持续推进战略布局,形成新签项目、生效项目、执行项目和超前谋划项目同步统筹推进的有机循环,对公司业绩形成有力支撑。
乌兹别克斯坦奥林匹克城项目即将完成建设;塔什干、安集延两个投建营垃圾发电项目取得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备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伊拉克、圭亚那、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市场均实现项目滚动开发。与2020年之前相比,公司“十四五”以来开辟的支柱市场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公司未来海外业务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向“新”发力开拓新细分赛道
面对工程行业增速显著放缓,创新能力钝化,竞争日益激烈,海外工程业务签约难、生效难现象,业务转型迫在眉睫。公司各业务板块都在努力发掘自身优势,瞄准市场机遇,向“新”发力,开辟新赛道。
“‘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做困难而正确的事情,集中优势资源开辟海外油气工程市场。”芮红告诉记者,油气工程领域进入门槛高、专业性强、规模体量相对较大,对项目执行有很高要求。
此外,公司在工程投资与运营板块加速发力,积极在优势细分赛道培育优质资产。
“十四五”期间,中工国际环保工程投、建、营业务资产规模快速提升,从13万吨/天增长至28万吨/天,远期规划处理量达54万吨/天,单个在运营项目规模最大达到12万吨/天。
索道工程方面,新疆阿图天门索道项目今年9月提前进入试运营期,标志着索道工程投资与运营项目正式落地。海外清洁能源工程实现重大突破,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建设及运营的两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顺利推进,标志着公司的“十四五”规划工程投资与运营板块中的环境工程、索道工程和清洁能源工程三大战略领域实现全覆盖,形成具有稳定收益的优良运营资产。多个项目创造稳定且可持续的收益和现金流,有效平抑工程承包业绩波动,为公司海外投资业务良好开局奠定业务基础,进一步推动公司国际工程板块业务转型升级,提升属地化经营能力。
提升投资价值积极回报股东
展望“十五五”,芮红表示,中工国际将着力打造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实现“一提升、两服务、三转变”,即持续提升工程全产业链业务的功能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集团主责主业;推动业务布局向工业化领域聚焦转变,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转变,推动企业竞争优势向“科技创新+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化经营”硬核实力转变。
为推动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互促进,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公司制定并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
在努力做好经营管理的同时,公司综合运用多种市值管理方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2024年以来,公司相继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及进展公告,积极向投资者报告公司主营业务成果、创新能力发展、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情况,持续推动公司质量提升。
2025年上半年,中工国际积极贯彻落实《股东回报规划(2024年-2026年)》,已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度现金分红1.55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42.8%,与投资者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