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4月24日晚,中工国际公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08亿元,同比下降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0.22%。尽管营收小幅下滑,但净利润保持微增,显示出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经营韧性。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8.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07%。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合计33.90亿美元,同比增长7.4%,其中国际工程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新签重要合同13个,累计新签合同额24.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2%;生效合同额11.54亿美元,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合同余额93.33亿美元,为未来业绩提供了稳定支撑。
在业务布局方面,中工国际“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公司以国际化经营能力、海外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力和融资优势为“一体”,协同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咨询优势和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装备研发与制造优势为“两翼”,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海外业务积极开辟新赛道,成功打开油气工程市场,新市场已成为海外业务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报告期内,公司工程投资与运营板块新签合同额11.84亿元,索道投建营项目实现从0到1的突破;污水处理规模跃升至28万吨/天,同比翻番。此外,先进工程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板块新签合同额14.92亿元,海外业务延伸至尼泊尔、巴西等地区。
中工国际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其丰富的资质资源和技术实力上。公司在海外建设了百余个交钥匙总承包工程,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及下属公司共有10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中国中元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等多项顶级资质,北起院在客运索道、起重机械等领域技术领先,其“客运脱挂架空索道”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报告期内,公司主持或参与制定标准6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90项,授权专利111项,科技驱动优势显著。
在融资创新方面,中工国际展现出行业领先能力。公司成功实施多个标志性融资案例,包括中亚地区首个人民币主权商业贷款项目乌兹亚青会奥林匹克城、拉美地区首个人民币主权商业贷款项目等,荣膺“年度出口信用融资奖”和“年度公司银团奖”。公司以强大的融资创新能力,打造出独树一帜的“中工特色”,成为行业内公认的融资创新赋能国际工程的先进企业。
展望未来,中工国际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深化“一体两翼”战略布局。董事长王博表示:“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公司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海外市场开发能力,巩固在医疗康养、现代物流、能源工程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赵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