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首予“增持”,三花智控再获机构力挺
今日,财信证券发布研报,首次覆盖三花智控(002050.SZ),并给予“增持”评级。这一动作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该研报数据,三花智控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42亿元,同比增长40.85%;仅第三季度单季就录得11.32亿元净利,同比增幅达43.81%,虽环比微降6.14%,但整体业绩表现依然强劲。公司以热泵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为核心,业务覆盖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与汽车零部件两大板块,并正依托技术积累向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等新兴领域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近期唯一看好三花智控的券商声音。就在前一天,华安证券刚刚发布“买入”评级报告,强调其Q3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稳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而更早些时候,摩根大通也因公司Q3业绩超预期及管理层上调未来指引,上调了其2025至2027年的财务预测,并维持“增持”评级,认为当前股价回调反而是布局良机。
从热管理到机器人:它的成长逻辑越来越清晰
看到这里,我其实并不意外。作为一个长期跟踪高端制造和科技成长股的人,我一直觉得三花智控被低估了太久。它不再只是那个做空调阀门的传统零部件企业——如今的三花,已经深度嵌入两条极具想象力的赛道:人形机器人和AI数据中心液冷。
机器人方面,执行器是核心中的核心,相当于机器人的“肌肉”。三花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机电执行器,现在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多家机构都认为它在产业链中占据了关键卡位。而在AI算力爆发的大背景下,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降温刚需,三花凭借在热管理领域的深厚积累,自然水到渠成地切入这一高增长市场。
更让我放心的是,它的基本盘依然稳固。家电业务稳健,汽车零部件展现出较强抗压能力,即便外部环境波动,也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创新投入。这种“主业托底+新业务放量”的结构,正是我偏爱的成长型公司模型。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比如汽零业务若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或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都可能影响利润空间。但我始终相信,在全球智能制造升级的大趋势下,像三花这样具备核心技术、前瞻布局且执行力强的企业,大概率会走得更远。
所以,当财信证券今天给出“增持”评级时,我不把它看作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市场共识逐步形成的信号。短期股价或许有波动——事实上,最新数据显示三花智控今日下跌2.05%,报收41.17元——但拉长时间维度来看,这家公司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专业投资者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