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在2025年10月23日披露,公司已获得海内外机器人客户的硬件订单,涵盖零部件、灵巧手、关节模组及整机组装等多个环节,且人形机器人业务已实现收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成为当日科技与制造板块的焦点事件。根据公开信息,公司第三季度机器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20%,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8.5%,并已拿到北美客户5000台整机订单,价值超8亿元,交付周期排至2026年二季度,首批整机预计于12月交付。
从业务布局看,领益智造正以“核心零部件+整机代工+场景落地”三位一体战略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公司具备伺服电机、减速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核心技术,能够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结构件及高功率散热解决方案。2025年6月,公司宣布全面投入具身智能硬件领域,目标成为全球TOP 3制造商,并与智元新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机构展开合作,展示出9款多场景应用机器人。与此同时,公司在AI散热领域亦有深度布局,已为AMD批量出货散热模组,与英伟达达成供应协议,GB300液冷产品完成送样。其独创的“羽毛铜仿生结构”纳米散热技术,通过5-8微米铜纤维构建高孔隙率导热网络,搭配0.5mm超薄鳍片,散热效率较行业常规产品提升30%以上。
财务表现方面,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8.9亿至21.2亿元,同比增长34.1%-50.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预计达9.6亿至12亿元,创历史新高。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AI终端新品量产、产线稼动率提升及海外工厂收入贡献。机构层面,申万宏源维持“增持”评级,高盛预测其2025-2027年净利润年均增速达24%,目标价18.5元。当前市场预期,若12月首单顺利交付且H股上市审核通过,估值有望从消费电子38倍PE向机器人板块75倍PE切换。
风险因素同样存在。机器人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自主化率不足40%,依赖日本供应商;前五大客户占比53.44%,苹果订单超六成,面临持续降价压力。此外,公司商誉余额11.74亿元,存货跌价损失上半年达3.68亿元,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高达47.5%,叠加汇兑波动与原材料成本上升,运营压力不容忽视。
政策层面,“人工智能+”行动与机器人国产化率提升目标形成外部催化。尽管当前未见其他个股直接受此消息带动,但三花智控、电连技术等产业链企业或将在后续协作中受益。整体来看,领益智造正从传统精密制造向高附加值智能硬件转型,但技术自主性、客户集中度与产能兑现能力仍是关键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