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智控在2025年10月中旬经历了一轮显著的市场波动。10月15日,一则关于公司获得特斯拉6.85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Optimus机器人线性执行器订单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股价快速拉升。当日A股收盘涨停,成交额达119.8亿元,港股盘中涨幅亦超13%。然而,公司于当晚发布公告明确澄清,相关传闻不属实,且无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此次事件由网络“小作文”驱动,反映出市场对公司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高度关注。
尽管订单传闻被否认,但三花智控在该领域的布局确有实质进展。公开资料显示,公司自2024年起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领域,与绿的谐波成立合资公司,专注谐波减速器研发,并计划到2028年扩充机器人方向研发团队至200人。其2025年港股上市招股书中披露,募集资金约10%将用于机器人相关技术研发。此外,公司已获得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超1000套执行器订单,技术路径和客户验证正在推进。
在此背景下,三花智控于10月17日至18日宣布调整股份回购方案,将回购价格上限从35.75元/股大幅提升至60元/股,并延长实施期限至2026年2月28日。公司解释此举是基于对长期价值的认可和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因股价持续高于原回购上限,需保障回购顺利进行。此次价格上限的大幅上调,间接释放出管理层认为当前股价仍具安全边际的信号。
财务基本面方面,三花智控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2.63亿元,同比增长18.91%;归母净利润21.10亿元,同比增长39.31%,净利率提升至12.97%。汽车零部件业务占比达36.12%,依托特斯拉等核心客户持续放量。ESG治理表现亦获认可,国证、中证及MSCI评级均实现提升。但部分机构股东如Schroders PLC和Baillie Gifford & Co在9月至10月间减持H股,合计涉资近2亿港元,内情不得而说。
对比来看,美力科技因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并送样Optimus项目,叠加业绩高增长,股价获得持续支撑。而三花智控虽具备类似概念,但在新兴业务信息披露上较为保守,年报仅提及“切入机器人执行器领域”,缺乏具体进展说明,导致市场预期与实际信息之间存在落差,易引发短期炒作。
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热度上升,特斯拉计划2025年底推出Optimus第三代机型,2026年启动量产。产业链关注度提升背景下,真实业绩兑现能力与信息透明度正成为市场筛选标的的关键维度。三花智控的基本面稳健,战略方向清晰,但如何平衡合规披露与投资者沟通,仍是其应对高波动预期的挑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