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相关企业正以坚定创新的步伐,书写着属于汽车产业的新篇章。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4.4%和35.5%,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出口再创新高,达128.4万辆。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得益于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催化,这场由电动化、智能化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革命,正深度重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技术版图。作为深市智能制造的代表企业,如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三花智控(002050),精密零部件和模具的专业制造商博俊科技(300926)、长盈精密(300115)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地位切入国内外头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这些企业正以创新为引擎,竞逐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制高点。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长盈精密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的领先企业。在新能源行业,公司主要开发、生产、销售应用于新能源车及储能的电池结构件、高压电连接、氢燃料电池双极板产品等,下游客户包括电池生产商、模组集成商、整车厂等。
“公司从2021年开始大规模扩展新能源产能以来,来自于新能源业务的营收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并在2024年获得了大客户宁德时代颁发的优秀供应商奖。”长盈精密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业绩的快速增长源自于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累。据介绍,长盈精密目前研发技术团队成员包括超过5000人的产品、模具、工艺设计工程师,涵盖了机械设计及加工、机电一体化、材料工程、电子设计、通信、电气、自动化控制、软件等多种学科,其中超过1000人为自动化开发工程师。此外,最近三年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8%,拥有专利超过2,200项。
博俊科技是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专业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公司结合汽车行业轻量化的发展需求,对轻量化材料的应用进行大量分析与研究,同时已导入热成型、一体化压铸等先进工艺技术,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博俊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公司形成了自有的冲压工艺、焊接工艺、嵌件注塑、热成型工艺、激光切割工艺、一体化压铸工艺等核心技术。
数据显示,博俊科技研发投入从2023年的8500万元上升到2024年的1.6亿元,同比上升90.17%,占营业收入比例也从2023年的3.27%上升到2024年的3.82%。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再度升高至0.33亿元,同比上升24.29%。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5项注册商标、17项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
三花智控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多个细分产品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如车用电子膨胀阀、新能源车热管理集成组件等。自2005年于深交所上市至今的20年间,三花智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超过23%和25%。
“公司坚持自主开发的技术创新路线,深耕热泵、变频、智能控制技术多年,专注于冷热转换、温度智能控制的环境热管理解决方案开发,持续引领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三花智控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逐年递增,分别达9.89亿元、10.97亿元、13.52亿元,占各期营收比重稳定在4.5%左右。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拓仿生机器人的机电执行器的底层共性科技创新。
在产品研发方面,三花智控打造了具备全球性竞争力的3层研发体系,覆盖了从初步概念到生产的所有阶段,通过对部分核心产品的设计结构及生产材料进行优化,进一步实现整体性能的提升与设计成本的降低,并积极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多个产品实现“从0到1”的开发。
“公司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积极打造智能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服务。” 三花智控相关负责人表示。
可以看到,通过洞察产业趋势,深市汽车零部件行业正积极投身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科技变革,在智能网联、新能源等关键领域不断突破,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可以预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升级,深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推动汽车产业向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