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国微刚刚扔出一枚“技术炸弹”:公司新一代eSIM芯片THC9E正式支持卫星互联网应用。这款芯片具备“运营商eSIM+卫星通信eSIM+WIFI”三位一体的空地一体化连接能力,意味着设备即使在无地面网络覆盖的极端环境下,也能通过卫星保持高可靠通信。这不仅是eSIM技术的一次重要升级,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智能安全芯片领域正加速向全球前沿靠拢。
根据公开信息,紫光国微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这一进展的。他们同时强调,目前该系列eSIM芯片尚未应用于6G通信系统,研发仍聚焦于现有通信标准下的深度优化和场景拓展。不过,单从“空地一体化连接”这一能力来看,THC9E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尤其是在物联网、远洋运输、应急通信、航空航海等对全域覆盖有强需求的领域,这种多模融合的eSIM解决方案极具竞争力。
而更值得重视的是,这并非紫光国微eSIM业务的“首次亮相”。截至2025年,其海外手机eSIM芯片出货量已突破1000万颗,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实现eSIM芯片全球规模化商用的企业。要知道,eSIM作为高安全等级的核心组件,长期被恩智浦、英飞凌等欧美巨头垄断,紫光国微能打破壁垒打入国际市场,本身就是技术实力与国际认可度的双重证明。
我一直在关注这家企业,说实话,它的路径非常清晰:先以海外市场为跳板,打磨产品、建立品牌信任;再等待国内政策窗口打开,释放巨大内需潜力。现在看,这个策略正在奏效。它不仅完成了对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技术准入,也为未来在国内消费电子、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全面铺开做好了准备。
当然,资本市场反应相对冷静。消息发布当日股价回调3.24%,但成交额高达14.36亿元,说明资金并未撤离,而是在重新评估价值锚点。我认为,市场情绪正从短期题材炒作转向对基本面持续性的考量——比如后续能否维持高毛利率?海外订单是否可持续?以及最关键的:国内eSIM政策何时迎来实质性松动?
在我看来,紫光国微这次推出支持卫星互联网的eSIM芯片,不只是一个产品迭代,更是中国高端芯片“走出去”后开始参与全球技术规则构建的信号。当我们的芯片不仅能用,还能在极端场景下“顶得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未来的增长曲线,将由海外放量和国内爆发双轮驱动,值得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