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加征关税等政策变化,河北证监局迅速行动,全面摸排辖区上市公司受影响情况,鼓励引导辖区上市公司密集发布经营动态,通过增持回购、现金分红等方式,向市场传递发展信心,以实际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4月8日至4月10日三天,已有7家河北上市公司披露股份回购、大股东增持或重大合同公告。同时,超半数已披露年报的河北上市公司实现业绩增长,展现出区域经济的强劲韧性。
上市公司及股东积极增持回购
彰显发展信心
河北上市公司近期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传递发展信心。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云股份”)4月9日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凌云集团出具的增持告知函,凌云集团拟增持本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8000万元,不高于10000万元,且增持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同日,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国微”)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董事长陈杰提议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总额为1亿元至2亿元。
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泽科技”)4月10日公告称,为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公司董事长周超男提议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回购总额为5亿元至10亿元。
已经实施增持计划、回购方案的冀企也取得积极进展。4月9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冀中能源集团在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4月7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719.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0%,成交金额为4158.92万元。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股份”)4月8日亦公告了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进展,截至2025年4月7日,本次增持股份计划实施时间已过半,邯钢公司和唐钢公司已合计增持6787.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6%,增持金额达1.52亿元。4月9日,河北工大科雅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截至2025年4月7日,公司已斥资1970.69万元回购139.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6%。
“这一系列资本运作释放出两个明确信号:一是公司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二是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凌云股份、河钢股份、紫光国微及润泽科技的增持或回购规模,在河北上市公司中属于较高水平,反映出龙头企业对行业前景的乐观预期。
经营层面捷报频传
新动能加速成长
除资本运作外,河北上市公司在经营层面、投资者回报方面也动作频频。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境内某知名集成电路客户的六氟化钨(WF6)采购合同,金额达1.19亿元(不含税)。长城汽车4月8日发布关于持续开展“提质增效”行动的公告称,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45元(含税)。公司已经连续三年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近三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约89.5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总额占近三年平均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95.98%。
此外,业绩表现同样亮眼。目前已披露年报的24家河北上市公司中,超半数实现业绩增长。其中,多家企业一季度业绩预计将实现大幅增长。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万元至1.2亿元,同比上升133.21%至210.95%。同时,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累计回购注销股份达4.92亿元。其中,2024年内回购3.97亿元,在已经大额回购注销的基础上,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用实际行动回报股东。
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3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54.65%至74.82%。公司在公告中称,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订单量饱满。同时,公司持续强化差异化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拓展了目标市场的增长空间。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4月8日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更为亮眼,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4.5亿元,同比增长240.48%至410.73%。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8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幅达423.36%至685.05%。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全球造船市场需求旺盛,柴油机板块子公司订单显著增加,船用发动机产销量同比提升。同时,“成本工程”措施的持续推进优化了利润空间,船用机械等高毛利产品订单增长进一步带动盈利上行。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日,多家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控股股东增持、发布重大经营相关利好消息等举措,集中释放积极信号,展现出多重积极意义,有助于短期股价修复及长期价值提升。一方面,真金白银的回购与增持直接传递了公司及大股东对自身价值的认可,有助于稳定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尤其在资本市场波动时期,有效传递了企业维护市场稳定的信心和意愿;另一方面,重大中标信息及采购订单的落地有助于凸显企业核心业务持续拓展能力,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应对贸易摩擦显韧性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河北上市公司展现出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航天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调研时表示,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占整体营收比例为1.84%,其中向美国直接出口的金额约1000万元,主要为耐候功能材料。基于目前的在手订单情况,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不构成重要影响。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关键技术均自主可控,未来公司会持续推动技术更新迭代,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应对策略更具代表性。该公司主营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和铝合金车轮产品三大业务,其中前两类产品因没有或极少对美国出口,不受本次关税调整影响。针对部分出口美国的铝合金车轮产品,公司结合全球化产业布局,积极通过供应链调整以及客户协商等方式主动应对,此次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