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华翔”)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24亿元,同比增长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72.61万元,同比下降87.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63.89%。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3.45亿元,同比下降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149.27%。
报告显示,业绩波动主要受上半年欧洲业务剥离及北美回购事项产生非经常性损失影响,而第三季度自主品牌业务加速放量、国内降本增效措施落实,使利润得以显著修复,毛利率进一步修复。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华翔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这一亮眼成绩得益于成本控制、业务结构优化等因素,表明公司在内部管理、盈利能力提升上成效突出。尽管营收下滑,但利润的大幅增长反映出公司经营质量在提高,具备较强的盈利韧性和调整能力,未来若能在营收增长上找到突破口,发展潜力可期。
宁波华翔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是众多国内外汽车厂商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公司产品涵盖内外饰件、车身金属件及电子新能源件,包括仪表总成、中控总成、门板总成、顶棚总成、后视镜模块、储能模组塑料件等,覆盖整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
在保持主营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宁波华翔也在积极推进扩产和智能制造升级。日前,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21亿元,主要用于芜湖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重庆汽车内饰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告显示,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化水平及研发能力,为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提供支撑。
除传统零部件主业外,宁波华翔还加快前瞻业务布局,向具身智能和高性能材料领域拓展。今年6月份,公司注册成立宁波华翔启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翔启源”),承担着宁波华翔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使命。经过数月建设,该业务板块的战略定位逐渐清晰,形成了“硬件解决方案+应用解决方案”双轨布局。
宁波华翔董秘张远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硬件方案方面,华翔启源将自身定位为智能机器人硬件解决方案服务商,计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ODM企业。依托轻量化材料研发优势,公司正开发基于PEEK等高性能材料的核心零部件,打造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为行业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8月份,宁波华翔与控股股东相关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宁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PEEK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其中宁波华翔以货币方式出资1500万元,持股占比30%。9月份,合资公司与吉林大学签署《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以3000万元获得PEEK工业化量产相关专利及专有技术的普通实施许可,并聘请吉林大学专家团队提供全套技术服务与培训。该项目将推动PEEK材料在聚合、改性及复合增强等工艺上的应用,为汽车零部件及电子新能源件提供轻量化、高性能材料支撑。
詹军豪表示,汽车智能化、轻量化趋势下,零部件企业竞争核心从单纯制造向综合技术能力转变。宁波华翔凭借结构件制造和系统集成优势,在具身智能领域具备一定技术基础,但目前行业处于初期,技术迭代快、市场需求尚不明朗,商业化推进和投资回报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