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源电力要火了。就在刚刚,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100%,达到4.51亿元至5.31亿元之间。这个数字背后,不是靠资本运作或非经常性收益撑场面,而是实打实的发电量暴增——同比飙升50.09%,直接把利润推上快车道。
这波增长的核心原因很清晰:天帮忙。根据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来水比去年同期多了23.6%。对水电企业来说,水就是命脉,多一分来水,就意味着多发一度电、多赚一份钱。而黔源电力作为以水电为主业的企业,光照、董箐、马马崖这些主力水电站全部开足马力,前三季度总发电量达到了79.24亿千瓦时。其中董箐水电站贡献最大,发电量超24亿千瓦时,光照也接近20.2亿千瓦时。不仅如此,公司近年来布局的光伏项目也开始逐步释放产能,岗坪、永新、镇良等多个光伏电站合计贡献近5.5亿千瓦时,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基本面看,这家公司目前市盈率(TTM)在15.5倍到18.6倍之间,市净率不到1.9倍,放在整个电力板块里并不算贵。尤其是考虑到其业绩的确定性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这样的估值其实还有一定修复空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一次偶然的“水好”带来的短期波动。黔源电力下属西源公司在今年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强化人才激励、优化设备调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3机组连续运行突破8400小时,三年蝉联集团“安全环保先进单位”。这意味着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治理能力正在系统性提升。
说实话,我挺看好这类“闷声发财”的电力企业。它们不像科技股那样天天被炒作,也不像消费股那样依赖市场情绪,但只要资源禀赋在、管理跟得上,就能稳定输出现金流。黔源电力正好处于这样一个阶段:自然条件利好叠加内部改革见效,业绩弹性自然就出来了。
当然,也不能忽视风险。水电终究“靠天吃饭”,明年如果来水偏枯,增速可能回落。但从长期来看,公司在光伏方面的持续投入已经在平滑这种波动。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稳增长背景下,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仍是政策主线,这类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的区域电力龙头,值得被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