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轮胎模具行业的老牌企业,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轮智能”,002031.SZ)如今正经历自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业绩失速的背后,是转型发展的深层阵痛。
日前,巨轮智能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减少2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625.0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达6003.02万元,同比暴跌7034.84%。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惨淡”的半年报业绩表象之下,暴露出公司核心业务增长乏力、造血能力持续弱化的窘境。同时,作为较早跨入机器人领域的制造企业,其长期以来的战略转型尚未能对公司业绩形成有力支撑。尤其是毛利率的持续萎缩,揭示了其在汽车轮胎装备与智能装备制造两大主业上的双重困境。
公司能否应对债务压力?转型发展的后劲何在?如何优化盈利能力?就上述相关经营问题,记者发函并电话联系巨轮智能方面,该公司回复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现金流能够保障日常经营需要。公司长期以来与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信用良好,且针对有息债务制定了相应的还款计划,财务风险可控。”
盈利能力恶化
资料显示,巨轮智能是国内首家上市的轮胎模具开发制造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研制开发、生产子午线轮胎模具、液压式轮胎硫化机、精密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主导产品有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多种型号的液压式轮胎硫化机、轻载和重载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等。
2025年上半年,巨轮智能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减少24.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5625.05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67.39万元,由盈转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3.02万元,同比下滑7034.84%。这反映出公司当前主营业务萎缩、盈利能力持续恶化的艰难处境。
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营收萎缩,且毛利率进一步承压。
分行业来看,传统业务增长遇阻,“造血”能力下降。上半年,汽车轮胎装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比2024年同期下降33.52%;毛利率为9.09%,比2024年同期下降3.56个百分点。
而公司积极推进的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虽已布局多年,但其业绩贡献未能“挑起大梁”。上半年,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比2024年同期下降8.89%,但营业成本达1.53亿元,比2024年同期上涨16.26%。营收减少的同时成本明显上涨,导致该业务盈利水平再度走低,毛利率为9.24%,比2024年同期下降19.64个百分点。
分产品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类产品均遭遇困境,个别产品营收甚至同比腰斩。报告期内,轮胎模具实现营收1.42亿元,比2024年同期下降5.80%;液压式硫化机实现营收8585.78万元,比2024年同期下降55.27%;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实现营收1.68亿元,比2024年同期下降5.57%。
无论从行业模块还是细分产品来看,2025年上半年巨轮智能在销售端均处于承压状态,销售收入同比明显缩水。而销售毛利率的进一步下降,也让本就狭窄的利润空间再度遭受挤压,盈利境况更加艰难。
从销售毛利率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轮胎装备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毛利率均有下降,且都处于9%左右的较低水平,明显低于行业均值。具体产品方面,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毛利率为9.28%,比2024年同期下降20.36个百分点;液压式硫化机毛利率为4.20%,比2024年同期下降11.30个百分点。
除了营收端低迷,成本端持续增压也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空间。巨轮智能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比2024年同期减少24.69%,而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6.94%,相对而言,营业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
成本方面,2025年上半年,巨轮智能期间费用显著增加,占比也再次提高。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8661.55万元,三费占营收比为21.03%,比2024年同期提高52.72个百分点。
此外,部分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的净利润亏损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巨轮智能的整体业绩,加剧了盈利恶化的局面。
对于业绩承压的现状,巨轮智能方面回复称:“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贸易壁垒、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加剧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本期确认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销售毛利有所减少。”
短期债务超货币资金15倍
受困于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盈利能力持续走弱等因素,巨轮智能的资产负债率逐步攀升,资金流动性压力持续增加,财务健康状况堪忧。
根据资产负债表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5976.5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46%,比2024年同期下降69.33个百分点。同时,公司短期借款金额为7.4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13亿元。因此,短期内公司面临的债务总额超过9.62亿元。
以此计算,巨轮智能短期债务总额是其货币资金的16倍之多,短期偿债压力可见一斑。
从资本结构来看,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中报的39.04%上升至2025年中报的47.05%,整体呈走高趋势。时隔六年,公司有息负债率重回三成,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息负债率升至31.90%。
近几年,巨轮智能资金流动性持续减弱,短期内压力尤为突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7.02%。回顾最近10年数据,该指标自2022年中报跌至36.23%后,便连续四年低于40%,其余年份均超过50%,最高曾达69.72%。
在流动资产占比下降的同时,流动负债在总负债中的占比却在同步上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占负债合计的比例为79.98%,为2022年以来新高。
此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多达7项资产受限,分别是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工程、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总计11.30亿元,受限类型多为金融机构融资抵押,占总资产的27.68%。
从偿债能力来看,近三年巨轮智能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两项指标持续下降,反映出短期偿债压力加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98,已严重低于合理区间;速动比率为0.73,同样低于合理值,处于较低水平。
巨轮智能方面表示,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为5976.58万元,较年初下降主要系公司本期支付了材料款等。自2023 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新增订单较多,为保证按期交付产品,公司采购备料支付较多的材料款。公司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货款回笼情况良好,后续随着公司订单交付,流动资金状况将有所改善。
与业绩承压、盈利恶化的基本面相悖的是,巨轮智能在A股市场表现惊人。从年初至9月9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75%,市净率为8.97,总市值达195.09亿元。
机器人、减速器作为2025年上半年最火的概念,引发投资者热捧,相关股票价格和公司市值均出现大涨。巨轮智能也凭借在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方面的业务布局,获得股市青睐。
受益于行业政策暖风,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及减速器企业整体回暖,该领域多家上市企业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
然而,巨轮智能营收、净利润双跌的表现,与行业内多数业绩双增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作为跨入机器人领域超10年的“老前辈”,巨轮智能尚未领略机器人装备、智能装备带来的强大增长动力。
根据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已逐渐成长为公司第二大板块,2025年半年报中其营收占比已达40.91%。从产品结构看,机器人产品营收占比首次超越传统产品,位居第一,达40.76%。
但今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毛利率仅为9.24%,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19.64%。其较低的毛利率与行业均值差距明显,显示出相关产品附加值较低。
巨轮智能此前披露,公司生产的机器人核心部件——高精度RV减速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称最新研发了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若干规格XT减速器产品。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无疑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目前,巨轮智能虽然在减速器技术上取得突破,但行业内的绿地谐波、双环传动等企业已初步占领市场份额。而此时,巨轮智能的减速器产品在产能规划、量产及交付时间表上尚不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