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上调目标价,思源电气再创单季新高
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研报,因思源电气(002028)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大幅上调其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并将目标价从原来的98元提升至114元。这一调整背后,是公司Q3营收达53.3亿元、归母净利润高达8.99亿元的亮眼数据,同比分别增长25.7%和48.7%,不仅创下历史单季度新高,也显著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短期爆发——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合同负债达28.96亿元,同比增长29.5%,印证了需求端的持续强劲。
从业绩驱动因素看,两大主线尤为突出:一是国内主网投资韧性十足,公司在国网前五批招标中中标金额同比大增73%,尤其在750kV等超高压GIS领域实现常态化中标;二是海外市场加速放量,2025年1-8月我国电力设备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5%,而思源在欧洲、东南亚、中南美等地长期布局正迎来收获期。叠加毛利率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至33.3%,反映出高毛利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对整体盈利能力的积极拉动。
产品+出海双轮驱动,这家公司不简单
说实话,当我看到思源电气这份三季报时,第一反应是“稳得有点超预期”。毕竟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能连续多个季度保持高质量增长的企业并不多见。但细究下来,它的逻辑其实很清晰:不是靠单一爆款,而是通过“产品加法”和“全球扩张”两条腿走路。
我注意到,公司近年来不断拓展产品线,在开关、变压器、保护控制等领域已形成完整布局的同时,还在电力电子方向重点发力。比如与怀柔实验室合资布局IGCT阀组,切入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又如整合GMCC后在超级电容方面进展顺利,有望受益于AIDC数据中心建设浪潮。这些新业务虽尚未大规模贡献利润,但为未来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
更让我看重的是它的海外战略。不同于一些企业短期冲量的做法,思源在欧美等成熟市场深耕多年,品牌认可度逐步建立。而当前全球高压设备供给紧张、交付周期长达三年的背景下,这种前期投入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优势。
我为什么看好它接下来的表现?
站在当前时点,我认为思源电气的核心吸引力在于:高确定性的业绩兑现能力 + 估值仍有上修空间。中金此次上调目标价至114元,对应2025年33倍PE,较现价仍有约7%上涨潜力,说明机构对其成长性开始重新定价。
技术面上,股价已突破关键压力位,处于温和放量上行通道,虽然短期乖离率偏高需警惕回调,但中期趋势依然向好。尽管行业整体资金净流出,但思源电气近五日主力净流入接近1亿元,显示出资金对其独立行情的认可。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比如电网投资节奏变化或海外关税政策波动。但综合来看,这家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的经营韧性和战略前瞻性,值得给予更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