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25业绩超预期,中金上调思源电气盈利预测并提高目标价至114元,这一消息直接引爆市场关注。今日,思源电气股价上涨7.47%,报收114.24元,成交量达1244万股,成交额14.36亿元,量价齐升的走势反映出资金对其后市的高度认可。
根据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思源电气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3.3亿元,同比增长25.7%;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大增48.7%,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38.27亿元,同比增长32.86%;归母净利润21.91亿元,同比增长46.94%。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至32.3%和15.8%,其中三季度单季净利率已达16.9%,创下新高。中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订单充沛、交付加速,以及海外营收占比提升带来的结构优化。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合同负债截至三季度末达29.0亿元,同比增长22.2%,为全年经营目标的兑现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国内主网建设方面,国家电网前五批变电设备招标量保持高增长,思源电气在750kV超高压GIS等领域的中标份额显著提升,前四批中标金额同比增加73%。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1-8月我国电力设备出口额达1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而头部厂商交付周期普遍长达三年,供需偏紧背景下,具备全球交付能力的企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我一直在跟踪思源电气的成长路径,说实话,这次的业绩并不让我意外。这家公司早已不是单纯的电力设备制造商,而是逐步蜕变为具备全球化布局和技术纵深的高端装备企业。它不仅在国内主网领域持续扩大份额,更在欧美电网升级、AI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爆发的浪潮中卡位精准。特别是其与怀柔实验室合作布局IGCT电力电子技术,切入柔性直流输电赛道,这种前瞻性技术储备才是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更值得留意的是机构动向——易方达旗下多只基金重仓持有该股,其中沪深300ETF虽略有减持,但仍位列十大流通股东。这类大型指数基金的操作往往代表了主流机构对基本面趋势的认可。当前股价已接近中金给出的114元目标价,但考虑到2025/2026年净利润被上调至26.72亿和34.15亿元,且未来仍有海外扩张和AI用电增量逻辑支撑,估值并未明显透支。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电网投资节奏、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拓展不确定性仍是潜在扰动项。但我认为,在“国内稳主网+海外高景气+技术升级”三重驱动下,思源电气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阿尔法曲线。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不再是一个短期博弈标的,而是一家正在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中国制造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