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电器斩获批量订单,新业务打开增长空间
航天电器在半导体测试和数据中心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11月22日,公司在互动平台透露,重点拓展的半导体测试、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相关产品已获得批量订单,整体进展符合公司预期目标。这一消息标志着航天电器在传统主业之外成功开辟出新的市场增长点。
作为国内高端连接器、微特电机和继电器的核心供应商,航天电器长期服务于航空航天等高可靠性要求的场景。此次切入半导体测试和数据中心赛道,是其向民用高端制造延伸的重要一步。半导体测试设备对连接器件的稳定性、精度和寿命要求极高,而数据中心则对高速传输、高密度集成提出挑战。能够拿下批量订单,说明其产品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上已获得行业认可。
与此同时,公司近期还披露了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收购深圳市航天电机系统有限公司剩余32%股权的计划。航电系统主营民用直流无刷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2024年实现营收7278.91万元,净利润694.47万元。若收购完成,将实现全资控股,进一步整合民用电机业务资源,提升运营效率与战略协同性。公司表示将使用自有资金支付,预计不会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截至最新交易日,航天电器股价报41.53元,下跌1.91%,成交额达1.93亿元,市场交投保持活跃。尽管短期股价有所波动,但订单落地和资产整合的动作显示出公司中长期发展的清晰路径。
在我看来,这笔批量订单的意义不容小觑。它不只是一个销售数字的增长,而是航天电器从“配套型”企业向“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的关键信号。尤其是在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部件自主化需求迫切。航天电器凭借其在高可靠电子元件领域的积累,有能力在测试接口、载板、连接模组等环节形成突破。
更值得期待的是,数据中心和半导体测试都属于成长性明确的赛道。随着AI算力需求激增,服务器升级迭代加快,对高速背板连接器、光模块组件的需求将持续释放。航天电器若能依托现有客户基础和技术沉淀,在这些领域建立起规模优势,未来的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当然,我也注意到,新业务的放量需要产能、交付和质量体系的全面支撑。接下来的重点,是看公司能否稳定兑现订单,并持续获得头部客户的认证与复购。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民用市场,技术和成本必须双轮驱动才能站稳脚跟。
总体而言,这次批量订单的落地,不是一个短期炒作的概念,而是基本面逐步兑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