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曹卫新)4月29日,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能科”,股票代码:002015)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83%;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35.15%;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176.61%。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结构优化与国家“双碳”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
年报显示,公司通过淘汰低效燃煤机组、剥离运营不佳的换电项目,并加大对新能源资产的投入,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2022年的24.94%跃升至2024年的57.38%。截至2024年底,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5871.01兆瓦。
2024年,协鑫能科全面开展绿电、绿证交易、碳资产管理、碳中和认证等能源交易服务,完成绿电交易4.42亿千瓦时,国内外绿证对应电量12.24亿千瓦时,所属重点排放单位100%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连续3个周期提前完成履约。
此外,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公司推动新型储能业务快速扩张。截至2024年底,公司电网侧储能规模达650兆瓦/130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总规模达11.75兆瓦/31.96兆瓦时,投运了江苏首个钠离子用户侧储能系统。
近年来,国家政策体系通过市场机制激活存量、技术标准牵引增量,多维驱动能源服务向碳足迹管理、绿电实时匹配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具备综合能源系统集成、负荷聚合运营能力的服务商迎来黄金发展期。
年报显示,2024年,协鑫能科通过聚合工业、商业、储能等场景资源,参与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270.57亿千瓦时。在虚拟电厂领域,公司是江苏省首批5家虚拟电厂注册单位之一,也是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一级机构。2025年一季度,公司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虚拟电厂,提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水平,在江苏省实现约550兆瓦可调负荷实时响应,29次参与江苏省内电力平衡调度,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约30%。
未来五年,公司将重点打造以能源服务为核心的业务协同生态,通过跨区域服务网络布局、数字化平台能力建设及标准化产品体系输出,推动能源服务收入占比突破50%,使其成为驱动公司规模增长、利润提升及估值重构的战略支柱,在新型能源体系变革中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