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奇股份与富士康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告披露,双方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富士康汽车生产制造体系内批量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累计落地应用总数不低于2000台。这一合作规模在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颇具分量。
从合作内容来看,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开展系统性合作。富士康汽车将开放其智能制造场景作为试验场,天奇股份则投入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典型的资源互补:富士康汽车拥有规模化制造场景,天奇股份具备技术集成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设定的合作目标相当具体。2000台的部署规模不仅体现了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的信心,更意味着这将是一个系统性的智能化改造工程。按照协议规划,这些机器人将应用于产线精密作业、厂区智能巡检和智慧服务三大场景,覆盖从生产到管理的全流程。
从技术层面观察,双方计划共建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与实训中心,形成从数据生成、采集、训练到场景验证的完整技术闭环。这一安排颇具前瞻性,因为高质量的场景化机器人数据集正是当前制约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基于富士康汽车全球制造体系的真实作业场景,双方将搭建高度仿真的工业环境,实现对机器人运行状态、作业过程等多维度数据的实时采集。
天奇股份在公告中特别强调,本次合作标志着富士康汽车对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应用领域技术能力的认可。这一表述值得玩味,毕竟富士康集团在自动化领域本就拥有深厚积累,选择与天奇股份合作,或许看中了其在汽车制造场景的专项技术优势。
回顾天奇股份的业务布局,公司近年来围绕“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战略愿景,已形成智能装备、锂电池循环、循环装备、重工机械四大产业方向。与富士康汽车的合作,不仅强化了其在汽车制造场景的优势,更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向3C制造等跨行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从财务角度看,天奇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719.96万元,同比增长215.81%,业绩呈现回暖态势。公司近期与亿纬锂能签署战略合作,加上此次与富士康汽车的合作,显示出其在智能制造和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布局。
不过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本次签署的仅为框架协议,具体合作事项尚需后续正式协议确定。天奇股份在公告中也明确提示了相关风险,这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常规操作。从公司最近三年披露的框架协议执行情况看,多数合作项目已履行完毕或正在履行中。
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天奇股份与富士康汽车的这次合作,可以视为工业智能化升级的一次重要尝试。双方能否真正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柔性化的质的飞跃,还需要观察后续具体项目的落地效果。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这种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或许代表了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