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上市引爆资本热潮,大族激光或成最大赢家?资本市场再现联动暴涨奇迹!
近日,中国GPU芯片企业摩尔线程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传闻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反响。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家芯片新贵的上市效应竟意外照亮了另一家看似不相关的企业——大族激光(002008.SZ)。多位分析师指出,两家企业在产业链与技术协同上存在深度绑定,摩尔线程的资本盛宴可能直接推动大族激光股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技术协同:激光加工与芯片制造的本质关联
尽管摩尔线程主营GPU芯片设计,而大族激光专注于激光设备制造,但二者在高端制造环节存在关键技术交集。半导体制造中,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晶圆切割、芯片打标、缺陷修复等环节。大族激光作为国内激光设备龙头,其紫外激光器、超快激光设备已进入国内多家半导体制造厂商的供应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摩尔线程自研GPU芯片若实现量产,必然依赖国内先进制造产能。而激光设备作为芯片制造线上的关键工具,大族激光有望直接受益于摩尔线程的产能扩张需求。这种产业链的“隐性纽带”,正在被敏锐的资本重新定价。
资本逻辑:对标效应与供应链价值重估
摩尔线程的上市估值预计突破800亿元,其高估值将带动资金对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新挖掘。大族激光虽传统上被归类为“高端装备”企业,但其在半导体激光设备领域的布局已逐渐成熟。2022年报显示,公司半导体激光设备收入同比增长37%,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一旦摩尔线程成功上市,资本市场可能会循“龙头对标”逻辑,寻找同样具备技术壁垒且估值相对较低的供应链企业。大族激光目前动态市盈率约25倍,显著低于半导体设备板块平均35倍的水平,存在明显的估值修复空间。
政策东风:国产替代的双重受益者
当前国家政策正强力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大族激光的激光切割、打标设备已部分替代德国罗芬、美国相干等国外品牌,而摩尔线程的GPU芯片则肩负突破英伟达、AMD垄断的使命。两家企业同属国产替代核心赛道,形成“技术-资本-政策”的共振效应。
行业分析师指出,若摩尔线程上市后募资投入芯片研发与制造,将直接带动国产半导体设备需求。大族激光作为国内少数能提供高端半导体激光设备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订单,进一步夯实业绩增长基础。
资金动向:机构提前布局产业链机会
敏锐的资金早已开始行动。近一个月大族激光获北向资金净买入超3亿元,同时多家公募基金在调研报告中提及“半导体设备产业链的延伸机会”。部分私募机构更直言,摩尔线程上市可能复制当年寒武纪上市带动芯片设备股暴涨的行情——2020年寒武纪上市当月,中微公司涨幅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