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农化工在2025年第二季度延续了增长态势,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9.93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11.06%,业绩增速较一季度进一步提升。上半年整体营收达62.34亿元,同比增长9.38%;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5.60%。这一轮增长主要由原药业务驱动,其上半年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5.78万吨和5.67万吨,同比增加0.84万吨和0.67万吨,销售规模显著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23.6%,但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海外销售毛利同比增加5亿元,达到10.96亿元,毛利率高达41.3%,同比上升20.9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国内销售毛利率仅为10.6%,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定价能力或成本控制优势明显增强,而国内市场则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压力。虽然海外总销售额同比下降2.6亿元至26.55亿元,但盈利结构优化反映出出口产品结构可能向高附加值品种倾斜。
从费用端看,公司运营效率有所改善。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均同比减少,三项费用率合计为7.9%,保持在合理区间。原药价格虽同比下滑3.0%,制剂均价下滑8.3%,但多数竞品市场价格跌幅更大,说明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仍具备相对定价权。此外,辽宁优创项目的建设进度已达84.41%,预算投资34.8亿元,调试品种已全部达产,未来2 - 3年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来源。
资本市场层面,扬农化工股价在2025年三季度以来呈现震荡上行趋势,9月26日报收72.42元,10月17日收于68.8元,期间主力与游资资金持续净流入,散户资金则呈流出状态,显示机构资金关注度较高。当前共有26家机构覆盖该股,其中22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中枢在84.5元以上,远高于现价,反映出对中长期基本面的乐观预期。
市场情绪背后,是新一轮农药周期反转的预期正在形成。作为行业龙头,扬农化工作为周期核心标的,受益于库存出清和海外需求回暖。同期板块内华邦健康、利尔化学等个股也出现明显上涨,显示出资金对整个农化链条的关注度升温。不过,行业仍面临原材料波动、汇率变化及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后续走势将高度依赖全球农化景气度的持续性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