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招商局集团携手旗下招商蛇口(001979.SZ)、招商港口(001872.SZ)、招商公路(001965.SZ)和招商积余(001914.SZ)等4家上市公司,以“创新驱动,创建一流”为主题,召开集团深市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旨在进一步展示招商局在创新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迈向世界一流的决心与信心。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宋嵘和4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出席业绩说明会,围绕行业形势、公司发展、ESG建设、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热点问题,与投资者、分析师、媒体记者等展开深入交流。
全面加速推进“第三次创业”
锚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
业绩说明会上,宋嵘表示,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招商局集团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推动旗下各上市公司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当前,招商局集团正全面加速推进“第三次创业”,着力打造“微笑曲线”和“马利克曲线”,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招商局集团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传统产业同样可以成为创新的先锋,将锚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持续为百年央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宋嵘在交流环节回答有关持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的战略性举措、推动旗下上市公司正确应对风险挑战等问题时表示,招商局集团为提升旗下上市公司价值,秉持“创新驱动、创建一流”发展主题,精心谋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包括勇攀科技创新高峰、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兴业务培育、孵化新的业务增长点,拓展海外业务布局、抢抓海外重点市场机遇等。相信在这些战略举措的共同推动下,招商局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将保持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为投资者与全体股东创造稳健的长期回报。面对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和行业风险的挑战,招商局集团将积极推动旗下各上市公司积极应变,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努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围绕主业开展细分业务的多元化布局、提升穿越周期能力,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产研融合发展、持续改革创新,实现稳健、长远、高质量的发展。
深入浅出回应投资者关切
4家深市公司详解经营亮点
会上,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公路和招商积余分别介绍了2024年度财务绩效表现、业务发展状况、利润分配方案和生产经营情况,并就下一年度企业发展提出展望。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招商蛇口积极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开发商+高品质服务商”。招商蛇口副总经理伍斌介绍,2024年,招商蛇口以“精进”作为贯穿全年的关键,坚持“精耕细作、稳中求进”。在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把重资产业务做精、轻资产业务做大,防控债务风险,推动公司实现由重入轻、由量转质的发展。2025年,招商蛇口将在稳住开发业务基本盘的同时,持续精进,提升资产运营能力,同时加大轻资产业务拓展力度,通过代建、运营、物业服务组合出击,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开发商+高品质服务商”。
全球布局、精益运营,招商港口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招商港口首席运营官、总经理陆永新介绍,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515.9万TEU,同比增长8.3%;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2.6亿吨,同比增长0.6%。招商港口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1.31亿元,利润总额101.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5.16亿元,同比增长26.4%,创历史新高。展望2025年,招商港口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增强战略信心和战略定力,坚持以全球布局、精益运营、创新升级三轮驱动,全力以赴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以实干为基,勇立潮头,向高质量世界一流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主业筑基、创新领航,招商公路彰显行业领军担当。招商公路董事长白景涛、财务总监杨少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了公司2024年的经营业绩、创新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展现了公司在公路投资运营领域的领先地位和高质量发展态势。2024年,公司总资产、营业收入双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64.18亿元,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位居行业前列。2025年,招商公路将继续秉持“主业筑基、创新领航”的发展思路,聚焦智慧交通、绿色低碳、数智化赋能等方向,抓机遇做强主业,强科技提升创新,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回馈股东信赖,为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自身贡献。
服务向新、稳进向上,招商积余经营业绩与质量稳步提升。招商蛇口副总经理、招商积余董事长吕斌介绍,2024年,招商积余以深化组织变革、强化回款管理、提升经营效益、优化服务质量为主线,实现规模、效率、效益的均衡跃升,交出了一份兼具稳健性与成长性的年度答卷。招商蛇口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1.72亿元,同比增长9.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40亿元,同比增长14.24%。2025年,招商积余将以全方位提升公司竞争实力与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开放视野和创新思维,在行业变革中把握机遇,创造更大价值,实现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全面跃升。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