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申动力三季报炸了。
单三季度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131%,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58亿元,同比大增93.7%——这个数据一出,市场直接坐不住。更关键的是,这家公司不只是传统发动机业务在增长,它正在悄悄卡位一个未来十年的大风口:低空经济。
从国信证券的最新点评来看,宗申动力今年前三季度营收96.39亿元,同比增长30.17%,主要驱动力来自通用机械和摩托车发动机两大传统板块。其中,通用机械业务上半年收入就达36.47亿元,同比增速高达73%,净利翻近两倍;摩托车发动机也稳中有进,收入增长14.4%。这说明它的基本盘不仅没掉队,反而在加速跑。
但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在航空动力领域的实质性突破。子公司宗申航发已构建五大航空动力平台,推出20多款航空活塞发动机及配套螺旋桨产品,覆盖工业级无人机和轻型通航飞机市场。最关键的一点:其自主研发的CA500型发动机,已完成在山河星航SA60L运动飞机上的“随机认证”末次审查。这意味着它有望成为国内首款按照CAAC适航标准和ASTM国际规范、通过“随机审定”模式获批的国产航空动力系统。一旦拿到正式认证,就是实打实的技术壁垒。
我一直在关注低空经济这条线,政策在推,基建在建,应用场景也在逐步打开——物流、巡检、农业植保、应急救援都在试飞落地。而发动机作为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心脏”,国产替代的需求非常迫切。宗申航发现在能做集成化设计(发动机+热管理+发电系统),又有量产能力和客户合作基础,已经走在了大多数民企前面。
另外,它的新能源布局也不容小看。电驱动系统已在电动摩托、特种车辆实现批量供货;储能业务通过控股东莞锂智慧,切入家庭和工商业储能,还在德国设点、越南建厂,全球化意图明显;氢能源方面,50kW以下燃料电池系统已在叉车上示范运行,园区自建加氢站也投入使用——这不是概念炒作,是实打实在铺场景。
说实话,看到宗申动力这种传统制造企业能转型得如此扎实,我是有点意外的。它没有盲目追热点,而是用燃油动力的基本盘反哺新兴业务,同时以数字化和系统集成能力串联各板块,逻辑清晰,节奏稳健。
眼下股价也反映了部分预期——最新价22.09元,日内涨1.7%,成交额近5亿,资金关注度明显升温。当然,风险也有,比如低空经济推进速度、原材料波动等,但至少目前来看,宗申动力已经不是那个只靠卖发电机赚钱的老厂了。它正在把自己变成一家面向未来的动力系统集成服务商。
我觉得,市场可能还没 fully pricing in 它在低空经济里的真正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