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底宣布签订《股权并购意向书》后,粤海饲料(SZ001313,股价8.30元,市值58.03亿元)于11月17日晚间发布收购进展公告称,经各方协商一致,拟对目标公司——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石饲料”)的股权收购比例由原51%提升至60%,交易对价为1.32亿元,并签署正式《股权转让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除股权收购比例调整外,交易对方对业绩承诺也作出了调整,对应年份内,其给出的承诺金额较此前有所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2年以来,粤海饲料曾先后提出收购广州先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0%股权及某境外公司51%股权的计划,但这两起并购最终均告终止。对于天石饲料的收购,粤海饲料还透露,后续或将进一步以发行股份方式(或各方同意的其他方式)收购剩余40%股权。
提出收购1年后又调整方案
粤海饲料对于天石饲料的收购事项,最早可追溯至2024年10月29日。彼时,粤海饲料公告宣布收购天石饲料51%股权,并与交易对方签署了股权并购意向书。时隔一年,标的公司整体估值维持2.2亿元不变,但粤海饲料计划收购的股份比例,则由51%提升至60%,因此交易金额为1.32亿元。
记者注意到,采用收益法评估测算,天石饲料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约为2.48亿元,评估增值6942.58万元,增值38.80%。最终,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确定了天石饲料2.2亿元的整体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发现,除了收购比例的变化,交易对方给出的业绩承诺也出现调整。此前,交易对方承诺天石饲料2024年至202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00万元、2420万元及2660万元。而在最新公告中,业绩承诺期调整为2025年至2027年,对应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2400万元及2600万元。对比可见,2025年及2026年的承诺金额均下降了200万元以上。
若从实际业绩来看,天石饲料的盈利表现尚属稳健。根据最新公告,天石饲料2024年净利润为2615.74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71.98万元。若不考虑“扣非”因素,其2024年实际净利润已超过原先承诺的2200万元。
根据公告,天石饲料目前的股东分别是邹三元、邹益东及钱同英,三人对应持股比例分别约为90%、8%及2%,收购完成后,这三人持股比例将下降至32%、7%及1%。
粤海饲料在公告中表示,天石饲料是国内饲料添加剂行业的领军企业,收购旨在实现对饲料产业上游核心添加剂领域的纵向整合,强化对关键原料供应链的掌控。
粤海饲料3年来已终止2次并购
记者查询发现,粤海饲料近年来在并购方面动作频频,除本次对天石饲料的收购外,公司在过去三年中还曾推动另外两起股权收购,但均未达成。
2022年10月,粤海饲料公告拟通过公开摘牌方式参与竞拍收购广州先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0%股权,标的公司原名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药物实验厂。当时,粤海饲料称,收购能够实现以较少的成本取得水产动保的生产资源,标的研发背景及现有的生产能力及技术优势对提高公司动保板块的竞争力有利。
然而,2024年8月,粤海饲料发布公告称,因交易方招拍挂价格与公司预期存在差异,决定终止该收购事项。
另一起终止的并购发起于2024年8月,当时,粤海饲料提出收购注册于中国香港的I&V Bio Asia Co.,Ltd.51%股权,目标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品贸易,在泰国、印度、印尼等多地设有分支机构。当时,粤海饲料还与交易对方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
然而,2025年4月,粤海饲料宣布终止该收购,原因为目标公司未能按要求提供尽职调查所需完整资料,尽职调查相关工作未能按期完成且无法再推进,且交易双方在交易对价、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上未能达成一致。
对于天石饲料的收购,粤海饲料在今年4月底的业绩交流会上曾透露,“也在有序推进中,预计上半年可完成”,目前来看,收购进程与上述预计有所差距。
粤海饲料还称,公司也将围绕饲料主业相关产业积极寻求优质的并购标的,通过产业的协同发展,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今年前三季度,粤海饲料实现饲料销量6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9.9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19.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