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大中矿业宣布与全球领先的采矿设备供应商安百拓正式签署2026年度设备采购合同。这不仅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延续,更标志着一场关于绿色、智能矿山建设的战略协同进入深水区。安百拓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elena Hedblom亲自到访中国,出席战略合作深度交流会,并邀请大中矿业管理团队参加2026年在瑞典总部举办的全球战略客户活动日——这一举动足以说明,双方已将彼此视为不可替代的核心伙伴。
从公开信息看,这场合作早已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自2010年建立合作以来,大中矿业已在内蒙古、安徽、湖南、四川四大矿区累计投入使用116台套安百拓设备,涵盖铲运机、掘进台车等关键采掘装备。2023至2025年期间,双方合同金额累计超2亿元,合作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在业内实属罕见。而此次签约背后的重点,是电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推进,以及备件供应链体系的优化和长期协同机制的建立。
我一直在关注传统矿业的转型路径,说实话,很多企业还在谈“减碳”停留在口号阶段,但大中矿业的动作确实让我感到踏实。他们不仅投入1.15亿元用于环保改造,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19万吨,还建成了3A级工业旅游景区,探索“矿业+旅游”的融合模式。更关键的是,他们在ESG方面拿出了真成绩:华证指数给出A评级,社会责任单项更是达到AA级,在196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排进前50。这种对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布局,才是赢得国际顶级供应商深度绑定的根本原因。
而安百拓也不是普通供应商。作为推动采矿业数字化、电气化转型的先锋,其iTiq数据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设备集群运行状态,提升整体运营效率。这次双方明确要打造“绿色智慧现代化矿山标杆”,意味着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定制化解决方案落地,比如针对锂矿开采场景的智能调度系统或低排放电动设备的大规模应用。
我尤其注意到,大中矿业正在构建“铁矿+锂矿”双轮驱动格局,仅在湖南和四川的锂矿资源碳酸锂当量就超472万吨。在全球新能源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谁能高效、安全、低碳地开发这些资源,谁就能掌握话语权。与安百拓的合作,显然不只是买几台设备那么简单,而是为整个产业链升级铺路。
说到底,这场合作让我看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角色的变化——不再是单向引进技术,而是以自身战略定力和产业实力,与国际巨头形成双向奔赴的生态协同。这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矿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