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矿业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大幅波动,累计涨幅偏离值超20%,瞬间引发市场关注。这家公司并非突然冒头的“概念股”,而是主营业务扎根于铁矿采选的传统资源型企业。但这一次的异动,并非源于主业变化,而是与其近期取得湖南鸡脚山锂矿采矿许可证密切相关。
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2025年11月5日至7日,大中矿业股票收盘价涨幅偏离值连续三日累计突破20%,触发深交所关于异常波动的标准。对此,公司迅速回应,明确表示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内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也未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在此次波动期间亦无买卖行为。换句话说,从信息披露和内部操作来看,一切合规,没有“猫腻”。
但市场的热情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早在10月29日,大中矿业就已公告其全资孙公司郴州市城泰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取得鸡脚山锂矿的《采矿许可证》。虽然公司在风险提示中强调,矿山开发受自然、政策和社会因素影响,后续建设与达产仍存不确定性,但这块“锂”标签已经足够点燃投资者情绪。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持续高景气的背景下,任何与锂资源沾边的动作都容易被资本市场放大解读。
说实话,看到这个公告时我并不意外。近年来,传统矿业企业跨界布局新能源金属已成趋势,尤其是拥有矿产开发经验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转型逻辑具备一定想象空间。大中矿业这次拿下的虽然是孙公司层面的锂矿资质,但至少说明公司在主动拓展第二增长曲线。这比单纯炒概念的公司要扎实得多。
不过,我也保持一份谨慎。目前公司并未披露该锂矿的具体储量、品位或投资计划,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仅凭一张采矿证就推动股价快速上行,背后更多是情绪驱动而非业绩兑现。一旦后续进展不及预期,短期追高的投资者很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在我看来,这件事反映的其实是当前市场的一种偏好:对资源类企业的新叙事正在形成——谁能搭上新能源的快车,谁就能获得估值重塑的机会。但归根结底,故事讲得再好,也要靠实际产出说话。对于大中矿业而言,真正的考验不是这张采矿证,而是未来几年能不能把锂矿变成实实在在的产能和利润。
眼下热闹可以理解,但我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等更具体的开发进度和财务测算出来后再做判断。毕竟,资本市场的耐心,从来都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