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与锂矿的双轮驱动
大中矿业的三季报如同一本打开的账簿,清晰地展示了其“铁矿+锂矿”双轨战略的进展。铁矿业务作为传统支柱,在铁矿石价格震荡的背景下依然保持营收增长,显示出抗压能力;而锂矿业务则像一颗新芽,9月首次实现副产原矿销售并贡献毛利,标志着新能源布局的实质性突破。这种“老树新枝”的模式,或许正为公司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铁矿产能的扩张——周油坊铁矿新获650万吨/年的采矿许可证,意味着未来产量天花板将进一步抬高。而在锂矿领域,湖南和四川两大项目的资源储量已跃居国内前列,2026年碳酸锂投产计划恰好踩在新能源需求爆发的节点上。这种资源与产能的双重储备,可能成为其应对行业周期的缓冲垫。
历史的镜子:紫金矿业的启示
类似的故事曾在紫金矿业身上上演。2025年三季报显示,尽管其铜、金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股价却在财报发布后短期承压,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担忧盖过了业绩利好。这一现象或许提醒我们:资源类公司的财报即使亮眼,也可能因外部因素(如金属价格、市场情绪)而遭遇“预期差”。
与大中矿业不同的是,紫金矿业的锂电布局尚未形成规模收入,而大中矿业的锂矿销售已开始贡献利润。若新能源产业链需求持续火热,大中矿业的“锂矿故事”可能比传统金属企业更易获得市场青睐。不过,紫金的例子也表明,资源行业的股价表现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信号与风险并存
大中矿业的另一动作引人注目——公司持续回购股份,金额已达2亿元。这一行为通常被视为管理层对前景的乐观表态,但投资者也需留意其背后的资金压力:公司长期借款增加81%,投资活动现金流大幅减少,显示出锂矿建设的高投入特性。
回顾紫金矿业的大宗交易记录,机构资金的分歧曾导致股价短期波动。对大中矿业而言,铁矿的稳健与锂矿的扩张若能形成互补,或许能平滑周期波动;但若锂价或需求不及预期,高资本开支可能成为负担。
留给市场的思考题
铁与锂的化学反应能否催化出长期价值?从财报看,大中矿业的双轨战略已迈出关键一步,但资源行业的剧本从不缺少意外。就像紫金矿业提醒我们的那样,财报只是故事的开始,市场最终会如何定价这份“双轮驱动”,仍需时间作答。对投资者而言,或许更需要关注的是:当锂矿产能真正释放时,行业的风是否还在吹向同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