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1-3Q2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1.7亿元,亏损收窄至7亿元,尽管整体业绩仍处亏损区间,但经营改善信号逐步显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同比暴增125.7%,达6.75亿元,远超市场预期,而归母净亏损同比收窄0.87亿元至5亿元。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其巴西业务减亏、资金管理优化以及生物育种布局加速推进的综合体现。
收入大增背后的结构变化
三季度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来自子公司隆平发展的贡献,其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89亿元。不过从整体来看,1-3Q25公司总收入微降1.4%至28.41亿元,反映出国内种业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竞争持续激烈。合同负债同比小幅下降4.5%至37亿元,说明预售情况虽有韧性,但并未出现明显回暖。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公司的营收扩张更多依赖于海外和子公司的结构性发力。
毛利率与费用双改善,管理成效初显
我注意到一个积极信号:1-3Q25公司毛利率提升3.6个百分点至30.8%,主要得益于巴西玉米业务盈利能力的修复。与此同时,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17.8个百分点至58.4%,其中财务费用率骤降18.3个百分点,这直接反映了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精细化推进。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有息负债同比下降21.5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下降了5.5个百分点,定增落地和联创种业引入10亿元战投,显著增强了现金流安全垫。
生物育种或是未来破局关键
这是我最看好的部分——公司已有19个玉米品种通过转基因审定,其中“裕丰303D”推广面积全国领先,展现出“大品种+优质性状”的产品竞争力。当前国内生物育种产业化正在稳步推进,若政策落地节奏加快,隆平高科有望成为首批受益者,引领行业格局重塑。中金公司也指出,需重点关注生物育种盈利兑现进程。
当然,风险也不容忽视。粮价低迷、生物育种推广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及子公司持续亏损仍是悬在头上的几把剑。目前中金将公司2025/26年归母净利润下调至1.7亿和4亿元,目标价调整为12元,对应2026年44倍PE,仍有23%上行空间。
站在当前时点,我认为隆平高科正处于从“困境修复”向“成长兑现”过渡的关键阶段。短期看,巴西业务减亏和财务优化提供了支撑;长期看,生物育种商业化才是打开估值天花板的核心变量。市场给的耐心或许有限,但真正懂它的人,可能已经在默默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