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期利润承压现状
2025年业绩大幅下滑:前三季度营收16.27亿元(同比-21.13%),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36.94%),单季Q3净利润仅775万元(同比-78.30%)
承压主因:
外部环境与市场因素影响,部分产品销售下滑
内部营销改革短期调整,OTC产品收入下降超36%
研发投入增加(特别是干细胞项目),费用上升。
二、增厚利润的关键项目
1. 吉象隆多肽项目(已落地)
交易:2025年10月,以3.1亿元获得吉象隆51.67%股权,进军多肽原料药领域
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65亿元,年均贡献约0.55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25%)
协同效应:九芝堂销售网络助力吉象隆拓展市场,形成产业链互补
2. 干细胞项目(即将商业化)
进展:
aPAP适应症:已完成IIa期临床,预计2026年启动IIb期,2027年有望获批
脑卒中适应症:IIa期入组完成,国内领先
孤独症:首个获批ASD干细胞临床试验
估值:
传统业务:若剔除干细胞研发投入,2025年利润约3亿元,对应市值50-60亿元
干细胞业务:若商业化成功,预计增厚市值150亿元以上
三、未来三年业绩预测
指标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营业收入(亿元) 24.17 26.29 28.87
同比增长 +13.4% +8.8% +9.8%
归母净利润(亿元) 2.28 2.99 3.75
同比增长 +5.2% +31.2% +25.4%
EPS(元) 0.27 0.35 0.44
数据来源:国投证券、长江证券2025年8-11月研报,基于吉象隆业绩承诺及干细胞研发进展预测 。
业绩驱动:
2025年:业绩筑底,吉象隆贡献部分利润
2026年:营销改革成效显现,吉象隆满产,干细胞临床数据催化。
2027年:干细胞产品商业化,多肽业务放量,业绩加速增长。
四、PE估值预测
时间点 PE估值 驱动因素
当前(2025.11.20) 66.5倍 业绩下滑,估值承压
2025年底 50-55倍 年报业绩略增,吉象隆并表 。
2026年底 35-40倍 业绩回升,干细胞数据利好。
2027年底 30-35倍 干细胞商业化,业绩释放。
注:中药行业平均PE约24倍,九芝堂估值溢价主要来自干细胞业务预期 。
五、股价估值
1. 相对估值法(基于PE)
2025年目标价:12-13元(对应PE约45-50倍)
2026年目标价:14-16元(对应PE约40倍)
2027年目标价:18-22元(对应PE约35倍)
2. 绝对估值法(分部估值)
传统业务:净利润3亿元×20倍PE=60亿元市值(对应股价约7元)
多肽业务:净利润0.55亿元×25倍PE=14亿元市值(对应股价约1.6元)
干细胞业务:
保守:研发管线估值20-30亿元(对应股价约2.3-3.5元)
乐观:若aPAP获批,按5万患者/年×10万元/人×3倍PS=150亿元市值(对应股价约17.5元)
综合目标价区间:
2025-2026年:12-16元(传统+多肽+研发管线)
2027年:
保守:18-22元
乐观:30-45元(干细胞商业化超预期)
注:机构一致目标价13.66元(截至2025年11月),部分机构基于创新药成功假设预测长期合理价36-45元
六、风险提示
1. 业绩风险:
若2025年业绩不及预期,可能触发业绩对赌补偿(原实控人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累计≥9亿元)
吉象隆业绩未达承诺,将影响整体利润
2. 研发风险:
干细胞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商业化时间推迟
多肽产品市场拓展受阻
3. 估值风险:
当前PE已高于行业平均,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面临估值回调
七、投资策略建议
短期(6-12个月):关注2025年年报(预计2026年3月)及吉象隆业绩兑现情况,目标价12-13元,止损位9元
中期(1-2年):布局干细胞临床数据催化(2026年IIb期结果),目标价14-16元
长期(2-3年):重点关注干细胞商业化(2027年)及多肽业务放量,目标价18-22元,上探空间30-45元。
结论:九芝堂短期业绩承压但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当前估值已部分反映利空,吉象隆并表与干细胞临床进展将成为股价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