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连续发布三项公告,涉及募集资金置换、募投项目调整及自有资金现金管理额度提升,显示出公司在资本运作与项目实施层面的阶段性进展与战略优化。
募集资金置换程序合规推进。 根据公告,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0,637.72万元,以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671.28万元。该操作距募集资金到账时间未超过6个月,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相关规定。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专项鉴证报告,确认置换金额真实、准确。保荐人兴业证券亦核查后无异议,表明此次置换行为履行了完整的审议程序,具备合规性与透明度。
部分募投项目实施节奏调整。 公司对“电网故障分析和配电网智能化设备生产项目”“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生产项目”实施面积进行核减,释放部分产业园区域改由自有资金建设,实际募投用地从42,997.15平方米调整为38,967.91平方米。调整原因在于生产工艺优化导致空间需求下降,同时为满足未来办公、展示等战略功能预留资源。此外,“研发中心项目”内部投资结构同步优化,设备投资拟使用募集资金由4,304.54万元调减至2,732.23万元,相应增加研发费用投入,反映出公司更注重软性研发投入而非硬件购置。上述项目整体延期至2026年至2027年底,主因外部宏观环境与工程进度影响,体现了管理层对实施节奏的审慎把控。
现金管理额度上调反映流动性充裕。 公司拟将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额度由6亿元提升至8.5亿元,期限维持12个月内滚动操作,投资方向限定为保本型低风险产品。此举在不影响主业运营前提下,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厚股东回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保荐人均认为该调整符合公司利益,决策程序完备。
综合来看,山大电力在上市后约三个月内完成募投前期投入的规范置换,并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动态调整项目细节,体现出较强的执行力与治理能力。其业务聚焦电网智能监测与新能源充电设施,属于智能电网、特高压、充电桩等政策支持领域,且具备专精特新属性。尽管客户集中度较高,但技术积累深厚,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研发占比持续提升。当前项目延期不改变募资投向,更多是基于现实条件的合理修正,整体风险可控。